崇祯看着孙承宗那委屈的样子,语气肯定的说道:
“朝中之人,孙老大人无需担忧,朕自会扫平障碍。”
崇祯说着,话语间透着一股微不可察的杀气。
说到这,崇祯也从桌案后站起了身,在御书房里走了几步,才缓缓开口:
“如今辽东的情形如何了?”
吴阿衡听见崇祯的问话,自然是知道是在问自己,赶忙躬身回道:
“回禀陛下,辽东的情况总体还算平稳,只是锦州和宁远,时不时会遭到鞑子和建奴的袭扰……”
说到这,吴阿衡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便不再继续。
崇祯也看出来了,吴阿衡的话并没有说完。
于是出言道:“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吴阿衡鼓了鼓腮帮,才小心翼翼的说着:
“就是……就是粮草有些供应不上,而且欠饷也比较严重,士气相对比较低迷。”
崇祯点点头,把吴阿衡的话记在心里,沉吟着说道:
“朕细细想过,以现在大明的情况锦州和宁远是守不住的……”
崇祯话还没说完,这前后两任蓟辽总督就先坐不住了。
异口同声的叫出了声:“陛下,臣等愿意死守城关,绝不放建奴、鞑子入关。”
崇祯摆了摆手继续说道:
“这不是死守不死守的问题,而是没有了粮草、军饷,守兵将士无心恋战。”
“再有就是,没有粮草不用敌人攻城,锦州和宁远的守边将士,就会活活饿死在前线。”
崇祯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如今的军队上下其手腐败不堪,根本没有战斗力。
两人都是带兵之人,崇祯说这些问题,他们自然是比谁都清楚,但是他们也想不到任何办法,只得在前线苦苦支撑。
聊到这个话题,孙承宗和吴阿衡的心情也变得沉重。
但吴阿衡心下一想,陛下既然提到锦州、宁远那肯定还有下文。
于是出声道:“不知陛下,有何示下。”
崇祯也没有和两人打哑谜,直接说出心中的想法:
“朕仔细琢磨过,朕的意思主动撤出锦州、宁远退守山海关。”
崇祯这话一出两人急了眼,孙成宗更是顾不得什么君前失仪,直接吼出了声:
“陛下万万不可呀!锦州宁远是我大明对战建奴的前线,也是离盛京最近的地方,可谓是战略要地。”
“一旦后撤,我大明对建奴的整个后方将没有威慑,那样一来建奴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还请陛下三思呀!”
要说撤除锦州、宁远恐怕孙承宗是会比吴阿衡这个现任蓟辽总督还难以接受。
因为宁锦防线,可是耗了他大半生的心血,崇祯如今要撤退最难以接受的就是他。
崇祯对孙承宗的吼叫视而不见,也没有要怪他的意思,接着继续说道:
“要不是没有办法,朕又何尝想退出宁远、锦州。”
崇祯这话说得既无奈又心酸。
崇祯深知,以现如今大明的情况,继续守着锦州和宁远,怕不是要再来一个松锦大战,耗光大明的最后一点元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