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汉明

第40章 女兵陶红

第40章 女兵陶红

在他设计炉衬材料期间,平江大街的陈掌柜又带着十几个线坊、织坊的掌柜来找刘云龙,说要买100台织布机,100台2线纺纱机、100台3线纺纱机。

这些掌柜拖着陈掌柜来订购织布机,是希望刘云龙看在陈掌柜的面子上,早点发货,毕竟时间就是金钱。

等陈掌柜他们们离开后,刘云龙就去各个铺子订购了300台机器。这300台织机、纺纱机卖出去后,就有近3万两银子的净收入,可投入将来的矿产开挖。

马上要去徽州了,刘云龙想起了一件事,根据来自后世的历史知识,崇祯十四年江南地区遭旱灾、蝗灾。

他找到村长刘大贵,让他转告村民,今年麦收后不要种水稻,改种土豆、玉米。

刘大贵听后,忙问道:“不种水稻的话,大家吃什么?难道就吃土豆、玉米?”

刘云龙说道:“我懂天象,今年将大旱,种了水稻会颗粒无收,只有种土豆、玉米,在大旱之前还能收获一季土豆、玉米。大旱之后是蝗灾,所有的作物会被吃个干净。如果今年没大旱、蝗灾,今后你们可以不要再相信我,你们种的土豆、玉米由我全部收购,我再给你们补偿稻米。”

刘大贵自懂记事起,遇到过多次水灾、旱灾。

苏州地区遭受的自然灾害以水灾为多,旱灾比较少见。如万历三十六年七月的200年一遇的大水,万历四十一年十月的大水,万历四十四年十月的旱灾、蝗灾,天启四年七月的大水、崇祯元年三月大水,崇祯九年大旱以及去年的大水。其中以万历三十六年的大水及崇祯九年的大旱为最重。崇祯九年那次旱灾,仅苏州府境内就饿死了2万多人,米价涨到每石3.2两银子。

刘大贵心想,原来你懂天象,怪不得三月以来很少有雨,忙问道:“要几月份才下雨?”

刘云龙说道:“这二个月还会偶尔下几场雨,进入七月后会光打雷不下雨,估计要一直延续到十月才会下雨。”

刘大贵说道:“七月中旬出现旱情的话,正好可以收获一季土豆、玉米。如种水稻的话,水稻还刚刚拔节结束,那还不得干死?得,明天我就和居家园、高木桥、何家塔、张家场等几个村的村长说一下,让他们也都种土豆、玉米。”

刘云龙说道:“你与几个村的村长商量一下,马上筹点钱去江夏买米。等湖广地区也出现旱情后,江夏的米也会上涨。”

刘云龙说的江夏,即后世的汉口。

刘大贵问道:“要买多少米?”

刘云龙说道:“你能筹到多少钱就卖多少米。”

刘大贵说道:“行。我来与邻近几个村的村长商量一下。”

接着刘云龙来到七子山了解了一下工程进度,顺便把用卤水炼制镁砂的方法告诉了贝喜鲁。

贝喜鲁问道:“这个镁砂是什么东西?”

刘云龙告诉他:“我们铁铺里的炉子都有炉衬材料吧,这个镁砂就是用来做炉衬材料的。”

贝喜鲁说道:“用我们这种土质材料不就行了吗?”

刘云龙说道:“你那种炉衬材料是黏土,耐不了1000℃以上的高温,所以没法把铁化成水,做个颚式粉碎机还得委托铁锅铺来制作。我那种镁砂可以承受1000℃以上的高温,将来可以把铁化成水。你马上安排人员去松江、淮安买卤水制镁砂。”

贝喜鲁听后,忙说我马上联系船帮去买卤水。

事情都安排好后,刘云龙让边晓松、乔榛、余国祯、李必恭跟他去池州、徽州,另外还有十几个铁匠。

乔榛、余国祯都是新招的铁匠,都曾读过书,是从山东流落到苏州的。其它铁匠一起去池州、徽州是为了及时维修损坏的钻探工具。

刘云龙雇了条游船,在胥门上了船。这种游船不像后世的客船那样有住宿的仓位,过夜时只能卷缩在船舱里。

由于要连续赶路,因此这条船共有3个撸夫,2个撑篙的,还有4个拉纤的。撸子有2个,1个是大橹,一个是小橹,这样船速能快一点,顺水时每小时航速可达10里,逆水时每小时航速也能有6里,进入长江后,由于长江水流大,除了用风帆,还得靠纤绳拉。

几个人刚刚上船,有3个兵士,腰中挎着腰刀,来到码头。

其中一个兵士问船老大:“请问这条船是去哪里的?”

船老大指了指刘云龙,答道:“这位掌柜要去池州、徽州”

那个兵士就问刘云龙:“我们要去镇江,可以搭你们的船吗?”

刘云龙仔细地看了看这三个兵士,问话的那个兵士,面目清秀,年纪和他差不多,但音调好像有点高,其他2个兵士年龄在25-26岁,面色比问话的兵士成熟些。他听到问话后心想,这条船蛮大的,搭上你们几个人倒是可以的,于是就说道:“军爷,你们可以搭船。”

那个兵士说道:“多谢了。”说完,他招呼另二个兵士上了船。

上了船,那个兵士自我介绍道:“在下姓陶,叫陶红,红色的红”,然后指着另2个兵士介绍到:“这个叫刘伟,那个叫何成。”又问刘云龙:“请问你贵姓?”

刘云龙说道:“免贵,姓刘。你这个名字女人味太重了。”

陶红看了看刘伟、何成,说道:“这是爹妈给我起的名字,有啥办法?”

“你们去镇江干嘛呀?”

“我们要从镇江去扬州。”

“哦,是公干吗?”

“这是军事机密,你可不能多打听。看你们还带着打铁的炉子,你们去池州、徽州打铁吗?”

“嗯,我们去池州、徽州打铁。”

“干嘛要去徽州打铁,苏州的打铁生意不好吗?”

“苏州的铁铺太多,生意不好做,所以我们想去徽州试试。”

“徽州才有多少人呀?又能有多少生意?听你的口音是本地人吧,在那边你人生地不熟的,我劝你呀,试试不行就回来吧。”

“要是真不行的话,那就回来。”

“哎,这还差不多。我告诉你哟,我跑过很多地方,即使北京、南京也不如我们苏州。”

“看你年纪轻轻,竟然跑了很多地方。”

“嗯,我跟我父亲一起跑的。”

“令尊也是军人吗?”

“那当然,我们是世袭军人。”

“你打过仗吗?”

“那倒还没打过,”他说完指着刘伟、何成说道:“不过他俩打过仗。”

刘云龙朝刘伟、何成看了看,说道:“钦佩。打的都是胜仗吗?”

“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有胜,有败。知道什么叫胜败乃兵家常事吗?”

“知道。只是希望今后你们能一直打胜仗。”

“哎,希望如此吧。对了,我问你,你能打刀吗?”他拍了拍自己腰间的腰刀,又说道:“比如像我这样的刀。”

“打刀是铁匠的平常事,我们经常打刀。”

“那你们能打削铁如泥的刀吗?”

“有好钢的话,完全可以。”

“没有好钢呢?”

“那比较费事。”

“也就是说还是可以的,对不?”

“嗯,可以是可以的,需要千锤百炼。”

“打一把好刀,需要多少钱?”

刘云龙说道:“你说的削铁如泥的刀,价格可不好说,但刀口不易钝口的刀,7两银子还是要的。”

“怎么要那么贵?”

“你认为倭国的刀怎么样?”

“嗯,他们的刀比我们的好。”

“本朝几十年前不是收购了几万把倭国的刀吗?收购价是每把刀6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精彩纷呈宋王朝
精彩纷呈宋王朝
拨开迷雾看宋朝真实历史:斧声烛影是真的吗?王安石、司马光谁对谁错?岳飞为什么被杀?赵构为什么重用秦桧?韩侂胄是奸臣吗?贾似道真的一无是处?文天祥是怎样一位状元?等等等等
山谷吹风
亮剑:让你杀鬼子,你成立特种部队?
亮剑:让你杀鬼子,你成立特种部队?
退役军人李飞宇穿越到异界,成为了抗日英雄李云龙的结拜兄弟,凭借超级军备系统,他在战争中大杀四方。鬼子?来一个杀一个,老巢都给你端了。特战小队?试试我军备系统的厉害呗。想杀我兄弟?那你怕是没见识过我现代特种作战部队的厉害。……欺我中华者,必诛!
卫家报国
大秦:我摊牌了,陛下,我是穿越者!
大秦:我摊牌了,陛下,我是穿越者!
穿越大秦,明远苦头吃遍。于是乎索性摆烂,冲到天子车驾前,当场自曝身份。始皇帝:“什么?真万世基业,竟然二世而亡!”“奸人赵高!也敢霍乱朝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罗马、希腊竟敢自称帝国?”明远怀抱娇美公主,坐拥金银无数,无比诚恳道。“陛下,小婿我可是穿越来的,我能骗您?”
书君来也
崛起在漠北
崛起在漠北
书中主人公无意中穿越回到明末,成为大明辽东开原总兵的儿子。在明清的萨尔浒决战中因父亲所部战败失城惧怕朝廷惩罚,在清军的步步紧逼追剿下,不得已主人公父子和开原诸将领率领开原守军及百姓,迁徙到漠北的布里亚特草原立足(今俄罗斯赤塔州和布里亚特共和国等外贝加尔地区)。并以此为基地,逐步团结、征服、融合蒙古高原及西伯利亚等地的北亚诸民族,然后西逐俄罗斯,东灭满清政权……并最终奄有整个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中亚
当时明月在99
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
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
天下间,万物皆有。蛊师以蛊虫的诡异令人闻风丧胆,不寒而栗。武夫以罡气大杀四方,生命力旺盛,甚至说是恐怖。修士魂入天地,与天地一体,与万物同心。天下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海,是百万丈竹尺探不到底的江。朝廷便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一艘船,若是大海平常,少风少雨,便可安稳。若是风起云涌,一刻的大意,便是顷刻颠覆。
又是二十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