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汉家霸业

第四十一章 梁之垣吓唬小孩子 王登库谋略无双

第41章 梁之垣吓唬小孩子 王登库谋略无双

与此同时,朝鲜汉城。

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梁之垣作为天朝天使,不仅正大光明的带着五百将士进驻汉城,还一路被朝鲜平府院君金瑬、李贵从仁川一路躬迎都到汉城。

朝鲜王城景福宫中,朝鲜国王李倧率领一帮文武大臣跪在台阶下听旨。

梁之垣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昭曰:。。。。信惑群小,不恤民命,不修军实。。。。岂不甚幸。。。。噬脐疾首,何以为心,改弦易撤,何以为计。。。。。

尔国北之建奴,蛮夷豺狼,朕及历代先祖厚待之,洪武二十一年,太祖怜悯其地酷寒,许其迁至建州一带,并其祖孟特穆赐建州左卫指挥使;

永乐六年,兀者右等卫指挥千百户贾你等奏,愿居辽东三万等卫,从之。赐钞币、袭衣、鞍马,其居室、什器、薪米、牛羊,命所在官司给之,自后愿居边卫者,赐予准此例;

永乐九年,建州卫千户囊纳哈等来朝奏,愿居辽东快活城,从之。

正统五年凡察、董山相争,大明怜民苦,敕建建州右卫以安其心。

然彼豺狼不思报,而噬主,大明不备多有失土,弑杀大明百姓数十万众。朕奋发于国,誓灭之。

建奴势大,王倧当勉之。尔国为大明藩属,当思君威朝恩以报,尔王受朕封,当报之。

萨尔浒之战,尔国姜弘立不战而降,大明未追责,当戒之。

特命尔国整兵备战,建营鸭绿江、徒门河畔,昼巡夜视,为大明屏藩,不得迁延缠足,不得推诿。念尔国小民寡,特赐军资,只可用于整军备战,若挪为他用亦或阳奉阴违,誓先灭尔国绝后顾之忧!钦此。”

李倧一脸冷汗接旨,从大明将士进城那一刻他就惴惴不安,自万历二十一年大明击退倭奴以来,朝鲜国土上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天军,直到今天,还以为大明皇帝反悔要把他从朝鲜国王的位子上撸下来。

不过这道圣旨也很严厉,朝鲜上下从未有之。

李倧接过圣旨交给金瑬后弓着身道:“天使远来辛苦,小王已经备下酒宴,来人。。。”

梁之垣摆摆手打断道:“郡王勿急,陛下还交代校阅郡国的军队,待校阅完再开宴也不迟。”

说完走下台阶,带着二十名侍卫,几名将官就朝外走去。

李倧无奈,迈着罗圈腿着急忙慌的跟上,吩咐曹判书、总戎使李曙赶紧去安排。

校场上,梁之垣站在点将台上,朝鲜君臣只好站着。

梁之垣看着下方身体矮小,甲胄不全的朝鲜郡国军木然不语:他娘的,这些“军队”还不如顺天府的捕快!若非他们带着弓箭和长枪,梁之垣还以为是朝鲜的士族!

李倧忐忑的查看梁之垣的脸色,却也看不出什么。

好不容易挨到那群弱鸡表演完,梁之垣说道:“郡王,借此机会,也展示下天朝军容如何?”

李倧心中一颤,有些还算有骨气的臣子已经满脸怒容,若不是有人拉着,怕是要犯上了。

李倧躬身道:“下国小王,能见天朝军容乃是万幸,劳烦天使。”

梁之垣笑道:“不麻烦,周将军,给朝鲜上下看看大明军容。”

周遇吉抱拳道:“遵命。”

一盏茶之后,周遇吉领头,三百士族甲胄齐全、兵器精良,分成五个队列,雄赳赳气昂昂含着号子依次走过点将台。

“大明万胜!大明威武!”喊声响彻汉城!

梁之垣笑着问道:“郡王以为天朝军容如何?”

李倧忍着惊惧躬身说道:“威风凛凛、气宇轩昂、魁梧威猛,当精兵也。”

梁之垣笑道:“郡王当遵从陛下旨意,当好好整顿兵马,加强对鸭绿江、啊也苦河、徒门河戒备,在江河畔建立堡垒防备建奴。”

李倧连连应是,又恭请梁之垣去开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乾第一皇子
大乾第一皇子
一朝穿越,成为大乾太子,但开局就被废黜!不慌!且看孤如何逆转乾坤!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雁北归
最强皇太子
最强皇太子
穿越成为皇太子,这能忍?直接拿下!朝堂争斗、储君之争,本太子孤立无援?看本太子如何震惊朝野,让百官臣服!挥手间强敌灰飞烟灭!朕要的是江山美人!盛世王朝,千古一帝!
初二女生
大唐房二
大唐房二
杜元穿越了,穿成了史上有名的绿帽子王房家老二房遗爱!不想改变历史,也不想以后娶彪悍公主为妻,杜元选择逃离房府。可是阴差阳错却不得不面临是否拯救杜如晦的难题,救?还是不救?
明天1987
明末千里漂流
明末千里漂流
准备穿越太白山的驴友,咋给穿越到明末来了呢!还好户外装备能救急。太白山??作基地够呛!沿黄河千里漂流到海岛,开基地,爬科技,招兵买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汉奸最可恶,抓住之后,哼哼!头等汉奸:活铸铁像二等汉奸:剥皮实草
吃番茄鱼排
我要揍的勾践生活不能自理!
我要揍的勾践生活不能自理!
砰的一声雷,我穿越了,来到了一个堪比原始社会的春秋时代,还来不及开地图,建城堡,慢慢升级,就发现,这已经是春秋末期赫赫有名,历时百年年的吴越争霸最关键转折时期。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已经完成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虚弱,积蓄时期,此时正虎视眈眈,两眼冒光的看着对手夫差按照他的规划,往死路上越走越远。这或许跟他没关系,可是偏偏他就是注定失败的吴王夫差的次子公子地,吴国存亡和他是否过上小康生活息息
作者二三子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