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汉家霸业

第十七章 魏忠贤的自我攻略

山西蔚州(今蔚县),魏忠贤年纪大了,多年养尊处优已不堪路途劳累,从京城一路赶路,已是疲惫不堪,今日他下令在蔚州驿站休息。

蔚州是座小城,驿站的条件着实被他嫌弃一番。一行人七八十人,把驿站其他人员都赶了出去又在下面打了些地铺才安排好。

客房内,魏忠贤趴在床上,一个太监揉腰,一个太监捶腿。魏忠贤舒服得直哼哼:自己多少年没遭过这么大的罪了,皇爷也真是,非要咱家,咱家派个人来就好了,非要自己亲自来。难道皇爷已经知道咱家和晋商的关系,特意派咱家来把这事平了?

魏忠贤着实有些猜不透现在的朱由校了,自己这一路也没想出个所以然。

就在魏忠贤睁不开眼睛,就要入睡的时候,下面传来一阵吵闹声,被人搅扰睡觉火气最大,魏忠贤怒道:“谁在找死?去给咱家掌嘴。”

侍立在门外的东厂番子应了一声,正要下去把那个不知死活的人抽到嘴烂,却见一人已经着急忙慌的冲了上来,一边跑一边喊道:“千岁,京城出事了。”

魏忠贤瞬间清醒,坐起身来道:“让他进来。”

一个东厂番子跌跌撞撞的进了魏忠贤的房间,噗通在魏忠贤面前跪下道:“千岁,王公公、李公公和涂公公都被抓了!”

魏忠贤心中骇然,赤脚走到那番子眼前,弯着腰喝道:“怎么回事,说清楚!”掌刑千户和几课役长也相继来到魏忠贤的房间。

那番子起眼鲅鱼把魏忠贤走后那夜发生的事说了。

魏忠贤呆立在原地,想起什么喝道:“不是说封锁宫门和城门了吗?你是怎么到这的。”

“小的趁守卫宫门的人疏忽,又化作普通百姓逃出来的。”

魏忠贤眉头紧皱,眼前这人确实是东厂番子,做不得假,“逃出来就你一人吗?”

番子摇摇头说道:“小的不清楚。”

魏忠贤皱着眉头在房中来回踱步,一众人都紧张的看着他。魏忠贤想着皇爷吩咐自己的时候的话语和神色,皇爷这是把自己支开啊。魏忠贤稍微放松下来,坐在床上。

不过皇爷为什么会突然朝自己这些人下手,皇爷自从落水后就变了,说是太祖爷托梦,难道太祖爷托梦的时候还说了其他东西?魏忠贤悚然一惊,有些颤抖的说道:“茶。”

魏忠贤颤颤巍巍的接过茶盏,颤抖的喝了一口,颤抖着手把茶盏递回去,却是呯的一声,茶盏落地,那小太监吓得匍匐在地,磕头请罪,魏忠贤声色俱厉道:“拖出去杖毙!”

众人心中一颤,明眼人都看出来,这不是小太监的错,即便是放在平时,小太监也罪不至死,魏千岁现在已经失了方寸。

魏忠贤佝偻着身子,双眼无神:若真是太祖爷显灵与皇爷说了其他事,那就说得通为什么皇爷会朝自己这帮人突然下手了。

自己这帮人做了些什么自己清楚,把持朝政、勾结外廷、党同伐异、任人唯亲、贪墨皇爷和朝廷粮钱、敲诈勒索,这些事情皇爷或多或少都知道,只是相比起自己这些人来,太祖爷是皇爷的老祖、是大明的开国皇帝,皇爷自然要遵从先祖的。

魏忠贤转头看向来报信的番子:这番子恐怕也是皇爷故意放出来的,就是要看他魏忠贤会做什么,会按照皇爷的吩咐继续办事,还是丢下食物回京,亦或是亡命天涯?

自己这些人的权势要依靠皇爷的宠信,若皇爷不再宠信自己,一切都会烟消云散。皇爷派自己查晋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顾及到自己这么多年在宫中的力量,皇爷现在是既是想除了自己等人,又要顾及带来的震动,毕竟外廷好些重臣也攀附着自己。

魏忠贤闭上眼睛,随即睁开眼睛说道:“皇爷既然没有派人来锁拿我等,便是要看看我魏忠贤和你们能不能把这趟差事办好,办好了能活命,办不好,旧账新账一起算。”

众人凛然,心中燃起希望。

“都下去好好安排,把这趟差事办好才是现在最重要的。”魏忠贤摆摆手,众人躬身告退。

待房门关上,魏忠贤瘫软在床上看着屋顶出神:本来还想着大事化小,高高拿起轻轻放下,看来是不行了。想必再过一两天,那些狗腿子就会把新的消息送过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