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几年百姓们想安心种田产粮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先不说乡下的男子无论老幼早已经全都被各个势力拉去打仗了,家里的田地只能留给家中的妇女耕种,只说那来来往往打仗的军队,走到哪里都要烧杀抢夺雁过拔毛,有的甚至还会霍霍人家整个村子的妇女,惹的人家家破人亡,百姓们谁还能安心种田,大批的流民流往各个略显安定的州府以求躲避战祸。
对于这种现象现在也没有什么官府再去管了,毕竟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即使同处一个势力的官员文官的地位也远不如一个武将来的地位高,毕竟武将能为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物开疆扩土,文官可做不了这些,想要安定一切只能等到整个天下的战事落定或许才能安稳下来吧。
对于粮食短缺的这种现象阿生倒是没受什么太大的影响,自他回来后他也是拿出了手中的一部分银票采购了大量的粮食作为储备从而以备不时之需,毕竟阿生这辈子除了练剑最喜欢的就是那一口美味的吃食和饮酒了,酒肉粮食的储备那是绝不能缺少的。
而自从知道阿生回来储存了大量的粮食之后,阿生的客栈也是来了许多曾经与阿生熟悉的人一个个只能厚着脸皮来向阿生借粮的人,包括曾经和阿生同处巡防营的老霍张刚等人也不例外,虽然他们在赵王进城接管了汴城的土地之后并没有被驱赶反而还留在了汴城继续从事巡防营的活计吃着官饭,但是如今他们也不得不为了那一口吃的而发愁。
毕竟现如今粮价已经是过去战乱没发生之前的十倍,街市上的生意却是日渐萧条,许多人辛苦劳作忙和一整天,赚来的银子却换不来自己一天的饱饭,更何况这些人还有那一大家子要养,普遍的百姓大多只能节衣缩食,想全家吃一顿饱饭都成了一件极其让人羡慕的生活。
对于他们虽然六妹他们多少有些不情愿,毕竟来借粮的这些人在阿生走后可没怎么来帮过他们看过他们,可是阿生却对于他们的惨状多少有些不忍心,毕竟大家曾经都在一起朝夕相处,如今这种节骨眼自己既然有能力还是能帮一把是一把,看着那些熟悉的人的惨状阿生实在是不忍心。
对于这些来借粮的人基本都是多多少少的有求必应,若是老霍张刚这样和自己关系亲近的人来了还要留下人家带着家人来自己这里吃一顿饱饭,临走之时也会多给一些粮食并嘱咐他们要避免才不外露,等吃光了再来自己这里找自己拿,只要自己有口吃的就绝不会亏待他们,感动的老霍他们一个个大老爷们哭的如同女子一样,感谢阿生危难之时的出手相助。
汴城里涌进来的难民也是越来越多了,难民大多是那些原本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带着孩子,他们从各个战乱的地方逃难过来,毕竟汴城这边经历的战乱较少而且现在被赵王占领短时间内并无战事,而且豫州身处平原土地本就肥沃,因此这里就成了许许多多的难民心中梦想的天国,大批的难民蜂拥而至。
他们一个个瘦的皮包骨头一样,看见粮食双眼都要冒出绿光,每次像阿生他们这样的有存粮的富户吃不完的剩饭那都是刚扔出去便会有无数人打的头破血流的去争抢,看的阿生和客栈的几人也是于心不忍,特别是碰到那些可怜的孩子更是让当初吃过苦头的秀红想到了自己曾经的经历,到了夜晚总是偷偷的接济一些逃难的孩子,让他们能吃顿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