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人伤亡,还真的成功了?”
得知了消息的陆宁,表现的有些惊讶。
他也没想到,仅仅是自己尝试提出来的建议,还真的碰巧成功了。
没错,在陆宁心里,这次的成功就是碰巧。
挖掘河道什么的,他也没有亲自做过,心中清楚这次大概是占了运气的因素。
“嗯,成功了就行,不过王大人,我建议你还是将精力,放在善后处理之上。”
陆宁暗自高兴了一会后,便将话题转移到善后上。
运气可以成全一时,却并不能永远都靠运气。
王阳明还以为对方说的是两岸百姓安抚工作,正要点头称是。
朱元璋见状,却是直接将其打断,并且给他详细的讲解了一番陆宁之前提到过的大旱和蝗灾。
“洪水过后,竟然还有可能引发如此天灾?”
王阳明大惊,他完全没料到,居然还有这么多事情要做。
方才,他甚至都以为事情要结束了。
朱棣上前点点头,面色凝重道:“不错,这些都是陆先生提醒的,切记不可马虎。”
“旱灾和蝗灾的具体防治方案,经过这几天已经整理好手册。”
“王爱卿拿回去,照做便是。”
朱棣说着拿起桌面上的一个小册子,递交过去。
王阳明立刻恭恭敬敬将其收入怀中,看那样子仿佛是比对待自家族谱还重要。
“多谢几位陛下,多谢陆先生。”
“有了此册,乃是两岸百姓之福啊。”
王阳明态度很是郑重,这东西在他眼里,简直就是无价之宝。
小小的一本册子,代表的可是无数条性命。
对于王阳明的态度,几人全都很是满意。
朱元璋等人对于其能力,也很是信任。
将事情交给对方去办后,几人便也将心头的重担全都放了下来。
至此,宁王反叛,外加洪灾两件事情便彻底告一段落。
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几人好好领略了一下当地的山川美景。
哦,陆宁并未一同领会,他的山川美景皆在勾栏。
大概过了半个月后,便到了众人约定返回北平京师的日子。
其中的过程没什么可说的,无非就是收拾东西,带着几千精兵重新北上。
值得一提的是,当众人刚刚走出城池,居然被一群百姓堵住。
当时。
朱元璋见状还以为是有人要举大诰深渊,当场便准备展示熟练的批红技巧。
燃儿当下车询问,众人才得知这并非是有人鸣冤。
而是两岸活下来的部份百姓,过来感谢圣上活命恩情的。
而至于为何只有一部分百姓?
呵呵,距离那么远,人家百姓也要生活的,也只能选出一部分人过来。
朱元璋和朱棣甚是感动,情绪激动之下甚至将朱厚照拉过来又教育了一顿。
朱厚照:……
突然被拉出来的朱厚照,对于朱元璋和朱棣的批评教育,已经产生了抗体。
听完训话,便乐呵呵出去接受了百姓们的肝谢。
对他来说,只要不挨揍,其他的全都无伤大雅。
在此之后一行人便踏上了返回北平的路途,一路上众人走的也并不快。
路过某处美景,欣赏一番更是家常便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