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尸:走肉

第18章 开端

“缩手!”

常昊大喊一声。

张勇楞了一下,疑惑的看向常昊。

不明白这个刚认识的小青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反应。

而在死者王富春尸体头顶处的常昊,清楚的看见尸体脖子布满青黑色树状脉络血管。

昨天晚上,白衣疯女人脸上有一模一样的,论坛照片里那个人脸上也有!

江小宁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的一哆嗦。

因为角度问题张勇压根没注意到这些细节,目光重新投向王富春尸体上继续拉开拉链。

...

王富春突然睁开双眼!

血红的眼球仿佛两颗熟透了的车厘子,跟张勇来一个“深情”的对视。

只不过眼中的“爱意”变成食欲。

王富春歪头咬向还在拉链上的手!

饶是张勇见多识广,这时也像炸了毛的猫一样闪电般抽回手,急忙往后退,被自己的腿绊倒在地。

“咔!”

牙齿清晰的碰撞声回荡在停尸房。

此时死去的王富春右手已经从袋子里抽出,抓向常昊。

早有准备的常昊用力推上冷柜的门!

王富春伸出来的小臂瞬间被柜门夹住。

王富春显然不想在狭小黑暗的冷柜里常住,拼命舞动右手。

仿佛失足落水的人想要抓住救命稻草似的!

巨大的晃动让柜门难以关闭。

好几次险些抓到常昊的手臂。

常昊双臂伸直,脚下发力,推着柜门想要合上。

咔嚓!

王富春的小臂被夹断,只剩下一层薄薄的皮还连着那只断手,在柜门外面不停的摇曳.....

柜门合上了,不甘的嘶吼声和撞击声透过不锈钢的冷柜击打在众人心上。

短短几秒钟的过程差点要把几人吓的灵魂出窍。

常昊颤抖的手扶住膝盖开口道“怎么办,要报警吗,各位?”

张勇此时也从地上站起身,和江小宁面面相觑,对刚刚发生诈尸这一事弄得有些懵逼。

好半晌回过神的江小宁开口道“师父,你摊上事儿了,万一是医院诊断失误他还活着,你这可是故意伤害啊”

常昊听到江小宁的话觉得现在有必要把话说清楚,平复一下刚才激动的情绪道

“小宁,你也看过昨晚的现场,昨天下午刚发生咬人致死案件,晚上又发生一起你不觉得这很奇怪吗?你别说奇怪的案子你见多了,现在事实就是被那些疯子咬过的人会变得跟他们一样具有攻击性,不管是死是活!”

“你的意思是这两起案件不是偶然?跟疯狗病一样会传染?”张勇一下抓住了常昊话里的重点

“既然是病赶紧控制起来联系医院来会诊啊!”江小宁说着准备打开柜门。

常昊指着还挂在柜门半截断臂“最奇怪的一点是两个案子都没有抓到活的凶手,甚至和他们对话都没有,你觉得正常吗?”

“这件事一定要马上告诉杨队,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张勇掏出手机拨通杨伟民的手机按了免提“喂,杨队,我们现在”

还没等张勇把话说完,杨伟民沙哑的声音从话筒传来“张勇听着,防疫部门那边刚来消息了,他们检验了两起案件的作案凶手,证实两起案件凶手在作案时就已经没心跳没血压,从理论上是死人,现在具体情况还没弄清楚,有可能是病毒,上面的专家正在研究,你带着小宁速度回来集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