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到提瓦特,成为剑之魔神

第163章 神秘黑影

声音辨别不出男女,且透露着诡异,使得顾毅羽浑身激起疙瘩,他紧握开天,精神不由紧绷,大喝一声:“是谁在装神弄鬼?滚出来!”

“装神弄鬼?哈哈哈...你且看清楚,我就在你眼前啊...”

“什么?”

顾毅羽怔了怔,眼前不知何时,竟冒出大片血雾,其中缓缓走出道黑影,血红双眸紧盯着他。

伴随着黑影的现身,顾毅羽内心也掀起千层骇浪,额头不断滴落冷汗,尽管从未见过眼前之人,但敏锐的直觉感告诉他,此人绝不是自己能与之抗衡的。

此刻,黑影瞪大着血红眼珠,灰溜溜扫视着顾毅羽,语气中带有讥讽:“许久未见,不仅样貌发生改变,就连实力也暴跌了啊。”

听闻此言,顾毅羽眉头皱起,警惕道:“你认识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阵阵恶魔般的淫笑响彻在空间内,黑影咬牙,一字一句道:“你的大名,我岂能不知!要不是你和他,我现在早已统领提瓦特!”

“他...是谁?”

黑影一愣,紧接着捧腹大笑:“哈哈哈,原来如此,你连他都忘记了啊,不过这样也好,忘得一干二净,就没人能来妨碍我了。”

顾毅羽心中一惊,虽然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但还是从黑影的言语中听出对于提瓦特的恶意,他相信假以时日,黑影会对提瓦特带来空前绝后的浩劫。

此时此刻,或许自己在黑影面前毫无抵抗之力,但一想到璃月中的亲朋好友与民众,顾毅羽举起开天,神力倾泻而出,化作银芒附着于剑刃,长剑猛然劈下。

“剑斩天地!”

黑影凝视着头顶急速袭来的开天,眼神闪过丝动容,狞笑道:“这熟悉的力量,只不过跟万年前相比,弱的可不止一星半点啊。”

说着,黑影抬起右手指,没有多余动作,径直向前戳去。

那银芒包裹,有着恐怖气息的开天,竟被这平平无奇的一指给击飞,瞬间,一股幽暗之力击打在顾毅羽身上,他脸色剧变,随之倒飞而出。

“念在昔日欣赏之情,本座饶你一命,但若再次相遇,就是你的死期。”

黑影冷哼一声,缓缓转过身,与那团血雾一齐消失于空间。

顾毅羽踉跄起身,右手捂住胸口,盯着缓缓关闭的大门,尽管没受到多少伤害,可眼神无比凝重,我的全力一击,竟在那人眼中如此不堪一击,他究竟是神圣?

他眉头紧皱,但随即舒展开来,既然大门关闭,想必自己也不会有危险了,当务之急,还是先找到弥怒,不过,此处似乎是道陷阱,而且...是针对我的陷阱...

顾毅羽沉思片刻,最终摇摇头:“罢了,经过两次试探,这里应该是没有什么线索了,况且我不想再次进去,冒出什么奇怪事物。”

“还是先回去吧。”

说着顾毅羽双脚一蹬,从原路返回,很快便回到初入时的洞穴,席地而坐,喃喃道:\这一路上,遇到的事情未免太过奇怪了,不论是数道秘境,还是那可以知晓人心中恐惧的大门,都不像是正常该有之物。”

“唉...现在寻找浮舍的线索也断了,该从何寻起啊...”

“罢了罢了,还是在附近找找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