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斜睨这胖子,哼了声:“莫不是前几日事务繁忙,身子染了风寒?”
陶安摆摆手:“先生莫要取笑了。”指着入村后,耳目一新的地方,感叹:“此处真乃世外桃源之乡也。”
但见阡陌纵横,脚底由一条条灰色坚硬之物铺成道路,平坦工整,虽昨夜下过一场暴雨,道路两旁泥泞不堪,但唯独这灰色道路依旧整洁平坦,走起来不仅省时省力,更叫人心情愉悦。
“此物为何?”陶安惊奇极了。
“此乃水泥。”宋濂负责水泥这块儿,凑过来解释道:“此物可铺路,日行千里,可建房,冬暖夏凉,可造城,坚不可摧,此物乃阿英姑娘做发明出来,英姑娘给取名“水泥”。”
虽然效果夸张了点,但好处肉眼可见。
陶安连忙询问:“不知造价几何?”
宋濂摊手,表示不知道。陶安不信,主管水泥事务的宋濂居然不清楚造价?
宋濂见他不信,只说道:“负责造出水泥的是阿英姑娘,负责施工队修建的是郑家商队。”
陶安一惊:“那咱们?”
宋濂痴笑:“咱们负责招募人员。给他们打打下手,端茶递水。”说着,拍拍陶安肩膀:“水泥人家自带,银子他们自掏腰包。老陶啊,吃软饭就该拿出态度!”
陶安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偷偷看坐在马背上,高大威严,冷峻睥睨的朱元璋一眼,一股无语深深涌上陶安心头:果然啊,吃软饭不可貌相!
察觉到有人盯着自己,朱元璋目光锐利,猛的回头:陶安?
朱元璋挑了挑眉:老陶,有事儿?
陶安讪讪一笑:没事,看看,看看而已。
郑英家位于村尾,黄墙黑瓦,和普通乡绅人家没什么两样。
陶安第一眼以为走错了地方,直到朱元璋率先走上去敲门,才明白没找错门。
按理来说,郑家商队富甲天下,坐拥资产无数,合该仆妇成群,呼奴唤婢好不快活才对,可为何如此寒酸?
“英英说过,钱财是实现欲望的手段,而不是通过欲望来得到钱财。”朱元璋敲响大门,等待的时间里,对疑惑的陶安解释道:“阿英不是沉迷于钱财的人,耽于美色者,心智薄弱,沉于钱财者,为欲望所俘虏”
这里是指人而非女人,意味着朱元璋说得是郑英在钱财上的淡泊,是超越性别的。
陶安垂眸敛目,后退半步,拱手行礼道:“安谨记于心。”
陶安以为朱元璋在敲打自己,可朱元璋是真心在夸自己媳妇,这也导致驴唇不对马嘴的事情发挥奇妙的作用,后来陶安总领户部尚书,掌天下考核校准钱粮,却两袖清风,一腔清白。
朱元璋:咱真的只是炫耀媳妇而已,别误会啊!
门是忽然打开的。
武将们心中一惊,对方靠近大门时,他们毫无察觉不说,更是没有丝毫警惕心。
朱元璋表现的镇定自若,微微弯腰,态度谦逊:“问舅舅安。”
朱元璋的部下看见青衣男人嘴唇动了动,眉头紧皱,似乎想骂人又吞了回去,最后不急不慢地“嗯”了声:“进来吧。”
呼。
好大一口气,谁发出来的?
众人面面相觑,这才发现自己居然提着一口气,缓缓松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