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重生朱由崧

第130章 砀山大会战

李本深率领五军营于六月初三抵达砀山,他们刚到砀山就接到了朱大典的书信。

朱大典信中预判了多铎久攻归德不下,极有可能会围点打援,让五军营在砀山布防。

并且信中极力说明建奴出身东北,且身披棉甲作战,极不耐炎热。

如果有条件,让五军营最好能顶着太阳和建奴作战。

李本深一众将领正登上燕喜台,这里是诗仙李白饮酒赋诗的地方。

传闻李白的《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就是站在燕喜台上写的。

李本深一帮大老粗登上燕喜台,当然不是来瞻仰和缅怀诗仙风采的。

他们登上燕喜台是为了方便观察地形,选择大军驻扎营地的。

最后选择在蟠龙集,蟠龙集是有名的古镇,素有“南金陵、北蟠龙”之说。

不过蟠龙集地处黄河古道,数次被洪水冲没了,失去了往日风采。

黄河古道流经砀山数百年,砀山人们为防洪,在蟠龙集一带修堤了许多坚固的堤坝。

五军营将士接到军令,开始热火朝天的开始构筑工事。

天气实在是炎热,将士们个个从布兜里拿出酥梨解渴。

吃梨最能解渴,梨有很多的水分,且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所以梨在这炎热天作用比水还管用。

口干舌燥的时候如果能够吃一个梨马上就可以改善。

五军营行军路上碰上的那个大梨园,几乎一点都没放过,每人摘了一大袋梨。

杨承祖这时大声说道:“快让兄弟们渴了先喝水,别吃梨了,把剩下的酥梨都留着。”

郭虎正咔嚓一声咬了一口梨,“老杨,这热死个人的天,梨不吃了,咱还留着呢?”

杨承祖解释道:“正因为梨能生津止渴,解乏去燥,才留着和建奴作战时吃。”

李本深等人觉得杨承祖说的好有道理,于是下令五军营将士把剩余的梨留着。

第二日一大早,五军营探马飞奔而来。

“报,十五里外出现鞑子游骑,和咱们兄弟交上手了。”

“快鸣警锣,把所有斥候队都洒出去,再探!”

五军营的警锣就挂在燕喜台,一阵阵刺耳的锣声从燕喜台传开。

“兄弟们!建奴鞑子来了,快布防!”

“记得把水囊里的水灌满喽!”

整个五军营都沸腾起来。

一辆辆厢车、偏厢车被拉出来。

一排排拒马摆在阵前。

一门门大小火炮被抬出来架好。

军官们大声呼喝,开始战前动员。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
汉阙三国梦
汉阙三国梦
不知是穿越还是转世投胎,大学生肖彤成了刘备的败家儿子。乱世三国,是梦幻抑或历史?是励精图治以求一统,还是苟全性命做个安乐公?
一吃就胖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