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第161章 村子逆向衰败

这些年来,随着村子的不断壮大,手里有闲钱的人越来越多,在别处建新房的人也越来越多,盘子也由原先点式开发,到现在的集中成片,然后向外围拓展。

山移水转,世事总是在发生变化,三塘村的山川形貌也在发生变化。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三塘村是靠了高岭山水源的滋养,三条主要江河流,仙女河、前头江、荆河的水源都发源于高岭山。

前头江的江水很丰沛,灌溉了前田塅的几百亩农田。

荆河则是经过荆塘内片区的唯一一条河流,承载着灌溉和生活的用水使命。

仙女河则更不必说,从上游流下来,注满了三汪水塘,而三汪水塘又滋养着整个村子。

近年来,随着上游形势的变化,下游的三塘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自从上游修建了白龙门水库之后,下面的渠道也几经修缮改道,前头江和荆河的水量因此更加的丰沛,但仙女河的情况就急转直下了。

仙女河从之前翻腾的河水,慢慢的萎缩成涓涓细流。

因为水量少,承担灌溉的能力有限,人们便疏于对它的管理,因此河道长满了荆棘,部分河段淤塞,在河道边上有田的人,便占了这条河的便宜,把河道往里移,移出的部分则与自家的农田化为一体。

久而久之,仙女河随着水量的萎缩,河道也跟着萎缩,到如今,基本上沦为了一条小溪。

与仙女河的命运有着唇亡齿寒关联的三汪水塘也陷入了危机。

由于水量变少,而且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的壮年劳动力减少,对三汪水塘也没能组织起人力来集中管理。

以前一年一度的清塘抓鱼,早已经成为了历史,三汪水塘由于底泥淤积,塘床日益抬高。

最先消失的是大江塘,由于水量减少,多年没有清淤,塘里的淤泥已经与塘岸平齐,只是沿着塘岸还保留着一条小水流,承接仙女河流下来的那股溪水,然后流往下游。

到这时候,大江塘已经是名存实亡,经历一个夏天的暴晒之后,塘里的淤泥也已经干燥发白。

农民田里双抢的时候,为了省路,直接在大江塘中间走出了一条路来,把大江塘一分为二。

有眼尖的人,迅速把这个公共财产圈成了私产。

先是刘苦禧用篱笆把大江塘那条路分出来,靠近中间塘的那一半给圈了起来,化成了一块自留地,在双抢的时候,就已经种上了晚稻。

另一个人,刘智显在上半段插上了柳条,把这半段也给占掉了。

大江塘从此消失,接下来就是中间塘,它的塘床也在不断淤积抬高,消失只是时间问题。

儿女都已经成家,单独建房搬出去住了,母亲身故,熙风的房子,经历了最热闹的时候,眼下就剩他跟渌云住了。

哦,还有几个儿子堆放在房子里的秸秆稻草。

……

这天,在去养猪场的路上,熙风的眼睛被松针扫了一下。

他右眼不自主的紧闭着,感觉有水从眼睛里面流出来,也不知道是眼泪还是其他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精彩纷呈宋王朝
精彩纷呈宋王朝
拨开迷雾看宋朝真实历史:斧声烛影是真的吗?王安石、司马光谁对谁错?岳飞为什么被杀?赵构为什么重用秦桧?韩侂胄是奸臣吗?贾似道真的一无是处?文天祥是怎样一位状元?等等等等
山谷吹风
亮剑:让你杀鬼子,你成立特种部队?
亮剑:让你杀鬼子,你成立特种部队?
退役军人李飞宇穿越到异界,成为了抗日英雄李云龙的结拜兄弟,凭借超级军备系统,他在战争中大杀四方。鬼子?来一个杀一个,老巢都给你端了。特战小队?试试我军备系统的厉害呗。想杀我兄弟?那你怕是没见识过我现代特种作战部队的厉害。……欺我中华者,必诛!
卫家报国
大秦:我摊牌了,陛下,我是穿越者!
大秦:我摊牌了,陛下,我是穿越者!
穿越大秦,明远苦头吃遍。于是乎索性摆烂,冲到天子车驾前,当场自曝身份。始皇帝:“什么?真万世基业,竟然二世而亡!”“奸人赵高!也敢霍乱朝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罗马、希腊竟敢自称帝国?”明远怀抱娇美公主,坐拥金银无数,无比诚恳道。“陛下,小婿我可是穿越来的,我能骗您?”
书君来也
崛起在漠北
崛起在漠北
书中主人公无意中穿越回到明末,成为大明辽东开原总兵的儿子。在明清的萨尔浒决战中因父亲所部战败失城惧怕朝廷惩罚,在清军的步步紧逼追剿下,不得已主人公父子和开原诸将领率领开原守军及百姓,迁徙到漠北的布里亚特草原立足(今俄罗斯赤塔州和布里亚特共和国等外贝加尔地区)。并以此为基地,逐步团结、征服、融合蒙古高原及西伯利亚等地的北亚诸民族,然后西逐俄罗斯,东灭满清政权……并最终奄有整个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中亚
当时明月在99
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
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
天下间,万物皆有。蛊师以蛊虫的诡异令人闻风丧胆,不寒而栗。武夫以罡气大杀四方,生命力旺盛,甚至说是恐怖。修士魂入天地,与天地一体,与万物同心。天下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海,是百万丈竹尺探不到底的江。朝廷便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一艘船,若是大海平常,少风少雨,便可安稳。若是风起云涌,一刻的大意,便是顷刻颠覆。
又是二十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