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救宋,我竟成头号奸商

第35章 泰山脚下,功利的书生们

……

翌日。

天刚蒙蒙亮,孔方便出发了。

驾马车的乃是费爷的孙子黑娃,黑娃擅架马车,有一股子力气,且脑子也比较灵活。

费爷有意让黑娃跟着孔方历练历练。

兖州泰山,距离历城大概有一百多里地。

在不赶急路的情况下,明日午后差不多就能到了。

京东路民风彪悍。

野路之上,多有盗匪,甚至一些店铺都是黑心店。

孔方没有选择住店,晚上二人在马车里睡了一晚,早上吃些干粮,便继续赶路了。

午后,孔方终于来到泰山脚下。

当孔方向周围百姓打听了一番泰山先生孙复的情况后,不由得心凉了一半。

人家有书院,名为泰山书院。

此书院乃是石介所建。

石介,就是那个在范仲淹新政开启后,写下一篇《庆历圣德颂》来歌颂改革派的石介。

他是改革派的头号粉丝。

但也因此文,他成了范仲淹的朋党。

当下他正在汴京任直集贤院,但距离贬谪应该已经不远了。

孙复正是石介的老师,他被富弼举荐,担任国子监直讲,讲的都是科举变法之事,如今新政被废,他便直接回泰山研究学问了。

孙复、石介这样的文人,就是为教育而生。

做官,也只能是做教书的官。

如今,孙复便在泰山学院着书、教书。

孔方跑了这么远,无论遇到什么情况,自然都要争取一番。

半个时辰后。

孔方和黑娃将马车停靠在一家旅馆后,拄着登山杖,朝着泰山爬去。

泰山学院,就在泰山山脚东北方向近三里远的地方。

没多久。

孔方看到六个身穿长衫、背着书筐的年轻人从山上走下来。

看衣着与气质,应该全是书生。

就在孔方准备与他们搭话时。

一名中年人气喘吁吁地快步走了过来,拦住他们的去路。

“几位,再考虑考虑吧,你们若走,泰山书院便再无学子了!泰山先生对你们可有授业解惑之恩,你们不能因为他是变革派,便如此决绝啊!”

“孙伯,不是我们无情,我们念着泰山先生的好,念着学院里每位师长的好,但他们所教授的,与科举考试完全不一样啊!他们想着如何改革科举,我们想着的是如何能考上进士!”

“我们在这里学下去,恐怕连解额都拿不到。另外再说句实在的,我们真有能耐去参加了省试,人家知晓我们是孙复的学生,是石介书院的学生,那一定也会以为我们是改革派呢,恐怕这辈子都难入仕途了!”

“你们……你们……你们真是白眼狼,你们忘了石先生和孙先生将俸禄拿出来供你们吃穿,为你们购买书籍了?忘了一众老先生们为了你们夙夜讲学了?忘了儒家的尊师重道吗?”

一名青衫书生站出来说道:“孙伯,你放心,恩德我们记着呢,若先生们故去了,我们一定为其披麻戴孝!”

“小畜生,你这说的叫什么话!”这位孙伯抬手就朝着那名书生打去。

那书生瞬间挡住了孙伯的手,然后使劲一推,将其推倒在了地上。

六名书生哈哈大笑,然后朝着山下大步走去。

“一群畜牲,一群欺师灭祖的畜牲啊!”孙伯喃喃道,一脸无奈。

一旁的孔方也听明白了。

这些人都是泰山书院的学子,但因朝廷新法失败,孙复和石介都是新法参与者,他们怕受连累。

另外认为书院先生所教与科举考试的理念不一样,故而选择离开泰山书院。

孔方走过去,将孙伯扶了起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站奴
站奴
难不成是因为前世随意断更,竟遭老天恶意穿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主角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更可气的是现在自己的身份竟然是一名奴隶。前身跟随着同样的三蕃俘虏来到了这被认为是苦寒之地的东北,被发配作了一名可怜的站奴。此时他发现驿站内只有一人看守……于是他决定反抗!“毋宁死,不为奴!”(本书别名:我在东北建八旗)
晓晓松松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为大汉朝廷,请义父赴死!”刀光起,人头落。吕布重生,却再一次斩杀丁原,做出与重生前相同的选择。但他绝不重蹈覆辙。这一世,他要五湖四海遍插“吕”字大旗!
羊高马大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民国十七年,随着一代宗师燃灯的去世,继承他毕生所学的三个徒弟下山了。天才的张青曌、天赋异禀的郭奉孝以及血脉觉醒的张北风将会在天津城内掀起多大的浪花?随着两个俄国人的出现,似乎20年前的海河之王诸葛留香要复活了。三大家族?!牡丹会?!等待的他们是噩梦还是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神仙谷的一战让他们威名四海,同时郭奉孝也失去了双眼…
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