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用稻草隔开的小单间自夸他们两个会办事,往年养鸡场都是社员们轮流看着,他们没在这方面下苦工,心里只想着自己负责时候不出事就可以。
冯队长不由感叹知识青年用到位,还是挺有用处的。
整理好鸡舍,刘筱筱频频打哈欠,冯老头良心发现,让她回去睡觉 ,等天快亮回来换徐鹏飞。
“徐知青,你在法子哪来的。”冯老头试探性问道。
“我自己想的,下午发现雏鸡喜欢一个挨着一个,怕晚上睡觉他们挨在一起,下面的会被压死,就想出这个办法。”徐鹏飞淡淡开口。
“要我说知识还是很有用,不然今晚突然降温损失不止这一些。”冯队长感叹道。
社员们只想着生孩子多一个劳动力,没想过培养孩子,只懂得在地里刨食也只能混个七分饱。
扫盲班一直开展不起来,也是因为这方面原因,要是把让知青来教,社员们也可以多学两个字,总比睁眼瞎来得好一些。
娃娃更应该学知识,看看村里的十七八岁壮小伙和知青们的精神面貌,谈吐等方面就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
“徐知青,你给我说说你们城里的小娃娃和农村的小娃娃差在哪里?”
徐鹏飞思索一番,淡淡开口道,“冯队长,我就从读书这件事开始对比,我们上小学前还上了两年的学前班。
小学五年几乎是每个人都有读,初中只要有条件都想尽办法读。
城里生活好一些,孩子放学回家一样要干活,前提是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完成。”
“还有一点区别,家长对知识的渴望。城里的家长都希望能通过多读书改变命运,而我们村是希望多回来多赚公分。
不过在温饱没有解决前,社员们的想法也是没有错的。”
冯队长听完徐鹏飞一席话,沉默不语,难怪林家挤破头都要往城里移。
城里和村里差距真的不是一点点,就拿他们万安村来说,还是这十里八乡的富裕村,多少姑娘想嫁进来。
可村里的小学竟然没有办起来,他自家小孙子还是寄放在镇上读。
村里读书的孩子更是用一只手都能数过来,城里孩子挨家挨户都在读书,这么一比,差得不是一点两点。
后半夜没有再继续降温,小雏鸡安稳渡过难关。
天不亮刘筱筱就起来,熬了一锅粥,让徐鹏飞吃完粥才能去睡觉。
徐鹏飞乖乖喝完粥,躺在床上虽然很困,就是睡不着。
他一闭上眼睛就想到刘筱筱一个人面对那么多小雏鸡手忙脚乱的场面。
既然睡不着索性就起来,当他来到鸡舍,发现刘筱筱趴在椅子上。
徐鹏飞意识到不对,轻轻拍了刘筱筱的手臂,见她没反应。
徐鹏飞说了一句得罪,伸手摸了摸她的后颈,发现温度高的烫手,他连忙抱起她往宿舍走去。
刘筱筱迷迷糊糊,只感觉身上很热似乎要灼伤她似的。她使劲拉扯领口,却不知把扣子拉崩掉,露出胸前白嫩的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