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陵护宝秘档

第105章 真墓室

第105章 真墓室

两人顺着汉白玉地面一路向前,在茫茫水雾中只认脚下的路面,时而因为路面转向而来到土路,便左右寻找汉白玉,直至确定方向后才继续前进,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探,不知道走了多久,一扇墓门终于出现在了两人面前。

赵平安和董懿静对视一眼,两人都明白,这就是乾隆真正的墓室了。这墓门相对于之前的大殿暗门大了许多,高或许有四五米,宽也足有三米,是左右两扇开合门。两扇门之间略有缝隙,赵平安趴在门上透过缝隙往里看,便见门后有自来石阻挡。

墓门右侧不远处便是董懿静口中所说的那片湖,这地下湖已经初具规模,湖面上空的石壁则是一根根钟石,一些石头尖端正缓缓往湖面滴水,赵平安明白,正是这经年累月的水滴,才形成了这一片地下小湖。

“真是水滴石穿。”董懿静轻声说道:“昌瑞山石灰岩含量少,虽比不得南方地下的钟石山洞,但能形成这样的小钟石,也算是奇观了。”

赵平安同意董懿静的看法,山石倒悬,水雾氤氲,地下湖面在手电筒照射下熠熠生辉,真有一种瑰丽之美感。只是这里机关重重,怪物众多,也不知道到底是人间仙境还是人间炼狱。

他注视着湖面,湖面甚是平静,只是这里光线有限,即便有手电筒,也看不到湖面之下,因此也并未看到董懿静嘴里的那个什么怪物。

赵平安将注意力转到这墓门上来,斜方自来石是一种比较好破解的机关,若是有一把拐钉钥匙,用不了片刻就能将墓门打开,想来这最后一扇门乾隆并未大费周章,在他的计划中,来到这里的应该是爱新觉罗的后人,也就无需再多防备。

他手里虽没有拐钉钥匙,但完全可以用现有的工具制造一个简易的拐钉钥匙。他从箭袋里掏出了一根破甲箭来,破甲箭箭杆是由铁制成,赵平安使劲踩着箭杆,将箭杆踩成“n”字形,与此同时,他用力将箭头前后掰折,费了一番力气,总算是将宽大的箭头掰断。

他凑着门缝往里面看了看,确定了自来石的宽度,便将得到的“n”型箭杆微微调整,使得开口略大于自来石宽度。紧接着,他又用拿出了另一根破甲箭,同样将箭头去掉之后,用自己的裤袋将箭杆尦住,便做成了一个简易的拐钉钥匙。

一手提着裤子,一手拿着这把拐钉钥匙,他对董懿静说道:“一会儿你坐在我肩膀上,我会使劲推其中一扇门,以求将门缝搞大一些,你看准时机,用这拐钉钥匙从上往下套,开口朝下套住这自来石就行了,剩下的就是拼力气了。”

赵平安站在一扇门前,双手抵住墓门:“不过这条石远没有我们一进来时的那自来石重,想必乾隆也不想给自己的后人制造大麻烦。”

董懿静也不扭捏,三两步便骑跨在赵平安的脖子上,赵平安将拐钉钥匙递给董懿静:“我用力了,你看准时机就伸进去。”

说罢,赵平安两手抵住墓门,扎成弓字步,腰马合一稳定发力,终将这门推大了一丝缝隙,董懿静眼疾手快,趁着缝隙变大,赶忙将拐钉钥匙伸了进去,从上而下套住了墓门后的自来石。

“套住了。”董懿静说道。

“可以下来了。”赵平安说道。

董懿静将拐钉钥匙递给了赵平安,赵平安用尽了吃奶的力气使劲往里推,但这简易的拐钉钥匙没有把手,光秃秃的箭杆上没有借力的地方,饶是他用尽了力气,却总是滑脱,即便是包上了一层衣服,也难以推动,反而不一会儿便将自己的双手搓得通红。

见赵平安难以借力,董懿静也搭了把手,攥住箭杆使劲往里推,但依旧无济于事,尝试了一会儿,两人只好作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连锁死亡
连锁死亡
因为班级当中的一名同学意外死亡,导致整个班级的所有人都必须要完成任务,不完成任务只有死路一条,为了活下去,不得不这样做
银川的温衡
乡村禁忌录
乡村禁忌录
不杀破晓鸡,不敲午时锣,黄昏禁入水,夜路莫回头。逢戏不要夜半听,见白莫说真人语,条条框框皆禁忌,触之因果自缠身。
荣耀在都市
猛鬼集录
猛鬼集录
是一部收录了各种恐怖、惊悚、怪异故事的短篇集录。每个故事都以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方式描绘了人性的黑暗面,引人深思
独孤遥琴
规则怪谈:幸运玩家
规则怪谈:幸运玩家
无数平行世界,无数不同规则。一个跨维度生存的神秘种族,他们拥有制定和改变规则的力量。大专学渣玉言,意外穿越怪谈世界获得了这一稀有血脉,从此踏上了探索多元宇宙的际遇之旅。飘渺的仙境、诡异的怪谈、浩瀚的魔法世界......各色世界争奇斗艳,种种不可思议的规则令他目不暇接。而那些世界的守护者们,也因玉言的到来而重燃希望。他们需要玉言独特的规则之力,来击败各自世界中的强大对手,守护自己的天地。于是,规则主
池以天
虫族代码
虫族代码
西南三十万大山之中,两个家族共同守护并享用一种神秘的仙果,传说人吃了这种果实,就可以长生不老。千年以来,两个家族费尽心机,利用无数人的鲜血培养果实,只可惜仙果有限,人的贪欲无限,几十年前的一次变故中,两个家族分崩离析,真是机关算尽一场空。几十年后,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四维空间、量子力学、人工智能等未来科技踏上研究日程,许多的未解之谜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一个当年参与过那场变故的后人,因为种种原因,终于还
零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