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宫大殿富丽堂皇,简直不亚于地上皇宫。大殿分有八根汉白玉石柱在边角撑住殿顶,中间一根朱红色的木柱约四五人合抱之粗。八根汉白玉石柱上刻满了一些满文,而朱红色的石柱上雕刻着的则是汉字。
大殿正前方是九阶高台阶,一阶足有一米左右。九米高台之上,是一口九龙棺椁,棺椁似是纯金打造而成,在手电筒照耀之下熠熠生光。
“乖乖,这就是乾隆的棺椁了吧?”张半仙用手捅了赵平安的胳膊一下:“赵平安老弟,要不然咱们上去看看?”
孙殿英却开口说道:“不着急,按理说徐三水比我们提前赶到,现在就应该在这大殿之中,可偌大的地宫里没他的人影,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恐怕有蹊跷,还是不要轻举妄动。”
赵平安隐约看到了高台之上的陪葬品,几个高大的花瓶五颜六色、光彩夺目十分精致。他原本以为孙殿英见到棺椁会直接冲上去,却没想到很是克制。
这个地宫大殿的确不太对劲,赵平安总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主墓道之中有不少尸体,可进来这大殿,不仅不见那些飞蛾的踪影,甚至连一具尸体都没有,这种情况属实反常。他知道不论发生了什么,小心一点总是不错。
“这四周不见有门,又不见徐三水等人踪影,恐怕这大殿另有机关。”赵平安提醒众人几句,又指了指那九阶高台:“但无论如何,需到了那上面再做打算。”
赵平安说得有理,众人小心翼翼往石阶处移动,远看这朱红色木柱便已经极其粗大,走近之后方察觉真是顶天立地,也不知是取了何方参天大树刨成。
这木柱上用金粉刻了八列字,各个形大如斗,显然是一首诗。
张半仙照着这字念道:“蛙声紫色总男儿,拔山扛鼎兴何暴……”
董懿静立马阻止了张半仙:“行了行了,不会读就别硬读了。”
原来这张半仙虽然识字,但对诗律是一窍不通,这八列字绕着木柱围成一圈,他也不知道这首诗该从哪儿开头。
董懿静绕着柱子,一边看一边念道:“鹿走荒郊壮士追,蛙声紫色总男儿。拔山扛鼎兴何暴,齿剑辞骓志不移。天下不闻楚歌些,帐中唯见叹虞兮。故乡三户终何在?千载乌江不洗悲。”
“这说的是霸王啊?”张半仙挠头说道。
“霸王?”孙殿英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也上过几年私塾,知道这霸王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奇怪,这裕陵的柱子上怎么刻着西楚霸王?难道这是项羽的墓?”
“不。”董懿静摇了摇头:“乾隆酷爱写诗,各诗集记录约有四万多首。这首绝句是乾隆亲自写的,这字体也是乾隆本人的字体,恐是在他还未驾崩之前,就已经将此后事吩咐下去了。只是我没搞明白,他干嘛要把这首诗刻在这里。”
孙殿英却感同身受:“若是这皇帝老二所写,倒有一种沧桑在其中。世事变幻,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打来打去,终究要决出一个霸王来。可百年后,霸王也成了土,千秋霸业终究是一场空。但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他能成就的,我孙殿英亦可!轰轰烈烈走一趟人间,要劫就劫皇纲,要盗就盗皇陵!”
张半仙已经继续往石台阶上走去:“看这劳什子诗做什么,这诗能吃还是能卖钱?你们看见了么,那高台上可都是珍贵的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