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第24章 谄媚的法家,跪舔的儒家

“法”,就是以严刑厚赏来推行法令。

使凡奉法遵令的人无或缺赏,凡犯法违令的人无所逃罚。

“术”,就是君王操纵臣下的手段。

那些声色不露而辨别忠奸,赏罚莫测而切中事实的妙算。

“势”,就是把朝廷的威权尽量扩大而且集中在君王手里。

使其变成恐吓的对象,以便压制臣下,所谓“势”即是威权。

这便是法家最主要的三派思想。

法术势三派各有侧重,而韩非子兼容并顾,故此说他集法家的大成。

从术和势两派不难看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帝王的权术和威势。

这哪有一点法治的样子,根本就是人治。

就算是商鞅,提出依法治国,也做不到君王与庶人一视同仁。

同样是让君王超脱于律法之上。

秦孝公之子嬴驷触犯律法,但因为其身份尊贵,就只处罚了其师嬴虔和公孙贾。

至于说什么嬴驷流放,更是无稽之谈。

律法之于君王,自然只是其统治的手段。

商鞅能做到刑上大夫,就已经难能可贵了。

就算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也概莫能外。

韩非子同样认为:国家图治,就要求君王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必须遵法。

没错,臣下必须守法,而君王则只需要会权术。

这也情有可原。

毕竟,你向君王推行自己的学说,到最后律法还要凌驾在君王之上。

那君王怎么可能会认同你的学说。

所以,你只能谄媚。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儒家的先天优越性了。

儒家本来就极讲究尊卑秩序、等级礼仪。

孔子总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其中要复的“礼”就是指“周礼”。

而周礼,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为代表的等级制度。

非常符合统治阶层的需求。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都对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学大家以礼相待。

只可惜,战国时期,诸侯混战,这些理论于争霸无用。

所以,儒家学说未能成为七国的座上宾。

但和平时期,君王需要儒家的尊卑秩序,等级礼仪来维持统治。

因此,儒学成为了后世千年封建王朝的官方正统学说。

如今,赵高将“独尊儒术”改成“独尊法术”,一些思想自然也需要向儒家靠拢。

否则,律法要真凌驾于秦始皇头上,秦始皇也断然不会认同这个“新法家”。

于是,赵高继续道:

“比如,加强儒家的‘三纲五常’的思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教导百姓要忠君、忠父,忠夫,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听到这一点,秦始皇微微点头。

他自是希望所有大臣都忠于他,所有百姓都忠于大秦。

不生谋逆之心,不做悖逆之行。

否则,他刚一死,就有人篡诏谋逆,这谁受得了?

你说是不是啊,赵高?

然而,李斯对这一点却微微皱了皱眉。

要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讲究君明臣贤的。

有道是: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不慈,子奔他乡。

可若按照赵高所言,以后无论君贤明昏聩,臣当尽死忠。

无论父仁慈残暴,子当尽死孝。

这分明就是愚忠,愚孝!

不过,李斯现在却不能出言去反驳什么。

因为无论哪一位君王听到这个思想,都一定会认同并实行。

即使是秦始皇。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刚要造反,皇帝居然跟我拜把子
刚要造反,皇帝居然跟我拜把子
东夏末年,天灾兵祸,民不聊生。因车祸降临的萧凡,不忍民生多艰,想要兼济天下,却因利益被官商勾结迫害。一怒之下,萧凡本打算趁此反了这污浊的朝廷,再造新天地!却不料,刚登基的小皇帝,居然要跟他拜把子!
万山尽染
大秦:开局抬棺进谏,祖龙麻了!
大秦:开局抬棺进谏,祖龙麻了!
赢臻穿越到了秦国,开局便喜当爹,这对于丝毫没有当爹经验的他,无疑是个噩耗。幸好激活了超神奶爸系统。哄女儿睡觉,奖励神级医术,神级厨艺。给女儿做饭,奖励天级功法《九阳神诀》。给女儿扎辫子,奖励《孤傲剑诀》。……就这样,在陪伴女儿长大的途中,赢臻不经觉间,已是这世界的巅峰。而赢氏以及大秦,在赢臻的映射下,也迎来了空前的鼎盛……
乙醇迷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我穿越了但金手指丢了!王小龙误入虫族陷阱,被虫族以种族天赋送到了一个异时空的明末。这里时空在成祖时出了不同结果。燕王朱棣造反失败被杀,据说是阵前中流弹堕马死亡。诸藩皆被废。鞑靼依然强盛。外患内患皆严重。到处盗贼如毛。乱世出英雄。……而王小龙...
玉龙2009
血色黎明
血色黎明
以热血换黎明,用生命写忠诚。靠胆识战魔鬼,凭智慧斗凶顽。
徐亚光
水浒粮草小兵甲
水浒粮草小兵甲
以贼窝里的吃饭、穿衣、利益、“官位”、人性等为主题,来讲述水浒故事,不求标新立异、耳目一新,但求探析好汉们内心深处的故事。
一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