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义回到清行居后,就从车上搬下冼超给的两大纸箱的中药材。
“天啊,这么多珍贵中药材,应该要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
汤继祖尽管身为华南最强医院中医科的主任,中药材见过无数,但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珍贵中药材。
“汤老,地址选好了吗?”
张小义骨子里还是一个很传统的人,让他开口叫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为徒弟,他还真开不了口。
要是让他父母听到,他肯定要吃黄鳝干。
这也不能怪他父母,汤老头看上去就慈眉善目。
让汤老头换上一身道袍,手持佛尘,绝对仙风道骨,会被当神仙供起来。
汤老头又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他父母对汤老头是尊重有加,他要是敢对汤老头不尊重,他父母不扒了他的皮才怪。
他们那一辈人最注重礼节,尊师重教又是龙国的传统美德,不能随便破坏这个规矩。
另一方面,他们那一辈人又最虚心好学,固守传统却又不腐朽,奉行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点在汤老头身上体现得异常明显,看似矛盾,恰恰说明了汤老头的人格魅力。
两人就各叫各的。
汤老头既然已经决定要留下来,张小义就让他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给他建一个研究室。
张河山和刘春娇夫妇是喜欢热闹的人,清行谷每天都人来人往,肯定不适合他开研究室。
第七号养蜂场又有两户人住了,也排除在外。
张小义就让他在其他五个养蜂场选一处地方。
“二号养蜂场。”
“我平时喜欢爬山,那里不高不低,正适合。”
“不要建水泥屋砖屋,建竹屋或木屋就行。”
“如果可以的话……”
汤继祖道。
“在屋前屋后开垦一块地种药草。”
张小义接过他话道。
“哈哈,还是师父了解弟子。”
汤继祖抚须大笑。
“行,我叫我爸看个好日子。”
张小义道。
“我看明天就很好。”
汤继祖道。
“我理解你老的心情,但这我们说的不算。”
张小义道。
“也是。”
汤继祖尽管很迫切,但也能理解这一点。
新建房屋动工要看日子。
既然请人家看日子,就要尊重人家的职业道德,人家哪怕说这三年内都没好日子,也只能接受。
不相信的话就直接动工,出了事自己承担,不要怨天怨地就行。
“你老也不用发愁,若是最近几天没好日子,你就让我爸借日子。”
张小义也不知道应该说这是老祖宗的智慧,还是圆猾。
“我倒把这点给忘了,还是师父想得周到。”
汤继祖马上转愁为笑。
“要不要挑几样去栽植?”
张小义指着中药材问。
冼超很细心,每一种中药材都包装的很好,很多都是连根带土包装起来。
能做中药材的植物一般生命力都很顽强,只要保持一些水份,可以存活很多天,哪怕干枯的只剩下一片叶子或者一条根须,它们在适合的土壤仍然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师父购买了这么多珍贵的药材肯定有大作用,弟子怎么好意思要。”
他嘴上说不好意思,人已经走过去在纸箱里翻找起来。
他也不贪心,选一些枝节或根须能栽培的。
“暂时放我这里,等药园开垦出来了再来取。”
张小义见他忙得满头大汗,怕他累坏了,好心的建议。
“不用麻烦师父,弟子会保管好。”
汤老头很善解人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