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末,马晓天和李旭来张小义家玩。
马晓天是来向张小义请教医术针法。
李旭则是冲着张小义那些藏书来的。
张小义从学前班到大学的书籍都保存的很好,再加上那些课外书,足足有好几大书架。
以前他的书用纸箱装起来,放在床底下。
搬到清行居住后,他才买了书架放在单独的一个房间里,偶尔有空闲时间翻阅一下喜欢的书籍。
张小义家族的人都喜欢看书,他从小耳濡目染也喜欢上了看书。
他看书很杂,什么类型的都看。
一个人书看多了就喜欢自己写写。
张小义也一样。
他刚开始是写日记,后来吕老头发现他不仅作文写的好,写的散文和短篇小说也很好,就把它们投去报刊杂志,结果好几篇都发表了。
从此以后,他就一发不可收拾,经常给报刊杂志写散文和短篇小说,并被应聘为报刊杂志的校园记者。
习惯使然吧,在这网络小说风行的时代,他还是更喜欢看纸张书籍的氛围感。
心情再烦躁,只要拿本书坐下来,泡上杯茶,翻阅几页,整个人就会逐渐变得平静下来。
李旭以前对看书嗤之以鼻,总是嘲笑他们是书呆子。
他复读后,却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
写作文。
一个人智商高,并不代表他能写好文章。
写文章除了要有深厚的文学底子,还要懂得如何把文字组成一个精简的故事,这其中的技巧没有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是很难做到的。
每次考试,各科成绩最差的就是语文和英语,扣分的都是作文题。
一个人无论做任何事,有名师指点都会事半功倍,少走许多弯路。
张小义告诉他,想写好作文只能多读多写多想多看,没有捷径可走。
刚开始,他也跟那些不喜欢看书的人一样,看到书就想打瞌睡。
张小义就让他从漫画书开始看起,每天写一篇观后感。
这个方法对他很有效。
慢慢的,他就喜欢上了看书。
书籍给他打开了一个想象丰富的新世界。
在张小义的指导下,他作文的水平也越来越高,语文和英语的成绩也越来越好。
如今,每次全级模拟考试他都稳坐第一。
张小义帮马晓天解决遇到的疑难病例问题后,就带着他去给村民检查身体。
李旭则帮着背药箱,做学徒。
杨桃树下,放着一座人体经络模型,叼毛正在给张河山他们和一群宠物讲解,人体经络跟中医的理论知识。
叼毛还是一只普通的鸟时,就已经熟悉各种中药材。
它嘴贱归嘴贱,却特别好学。
每次张小义指点马晓天医术针法时,它也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还能说出一些独特的见解。
张小义见它也是学中医的料,平时有空就专门指点它。
单论对中医和中药材的了解,马晓天都不如它。
“小义,你们要去替村民检查身体。”
小姑丈听说过,张小义每个月都会抽出一天时间来替村民检查身体,顺便指点马晓天的医术针法。
“是。”
“叼毛,好好教你的学生。”
“要是教不好你就有苦头吃。”
“当然,你的学生要是不认真听讲,你也可以让他们罚站,打手心,留堂背书,背不好不让他们吃饭。”
张小义道。
“张小义,你是不是翅膀硬了!”
一群长辈怒吼。
“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