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公岭,深山老林。
张小义一人来到上次几个杀人犯躲藏的那片深山老林。
上次他在这里发现了一种华南型的珍稀蜂种,红背中蜂。
南方饲养的中蜂品种多数以黑背蜂和双色黄为主,极少有饲养红背中蜂的,因为它对蜜源和环境等的要求比其它的中蜂较高。
而且,一巢蜂群里不全是红背的,蜂王跟普通黑王外观上也很难区别,必须等子脾出来才能知道,不是经验丰富的养蜂人很容易把它当成普通的中蜂。
它的颜色比黑背蜂淡很多,又比双色黄深一些。
它个头在中蜂中算比较大的,却很温顺,群势大,抗巢能力又强,采蜜比起其它的中蜂更是高达三成,不管是蜂还是蜜的价格都比其它的中蜂昂贵,是养蜂人的首选。
只要驯服了红背中蜂,可以大大提升产蜜量,缓解市场的需求。
张小义在红背中蜂的老巢附近留下了其它的马蜂看守,很容易就找到它们。
以张小义如今的修为境界,很容易就驯服这种没有什么攻击性的蜂种。
“你竟然能诱到红背中蜂。”
当张小义带着一大巢红背中蜂回到清行谷,张河山惊喜不已。
一般的养蜂人很难分辨出红背中蜂,他这个养蜂高手只是瞧了一眼就认出来,也深知这蜂产蜜量高。
张小义用灵蜂蜜喂养了它们一次,就是拿火烧,拿烟熏,拿水泼也休想赶走它们。
张小义驯服的红背中蜂群势大,一个普通的蜂箱根本装不下,只能分箱饲养。
“小义,五个养蜂场的老蜂死亡率越来越多,除了拿去酿造老马蜂酒之外,还有不少,要怎么处理?”
父子俩正在分箱,张河林骑着三轮摩托车停在父子俩面前。
普通的蜂寿命很短,除了蜂王能活几年,雄蜂的寿命只有三到四个月,工蜂的寿命更是短得可怜,只有三十至六十天。
冬天采蜜时间较少,蜂寿命长些,大概是其它季节的一倍。
养蜂场开得越多,新老蜂替换得也就越快。
“把它们分门别类的晒干,先储存好,等有了资金开个蜂药厂。”
张小义说完,长叹一声。
钱,钱,钱,又是钱。
他发觉,生意做得越大越缺钱。
投资一个新产品,或者一个新项目,账面上都是又狂赚了多少亿万,就是见不到钱。
他又不能把所有的投资项目放慢脚步。
在这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很多项目一旦停下来,大概率就会成为烂尾工程。
投资规模越大,所要承担的风险就越大。
难怪那些庞大的集团说倒闭就倒闭。
真是令人头疼啊。
“难道又要重操旧业?”
张小义所谓的重操旧业,并不是再回去羊城上班,而是利用庞大的蜂群去大山里面淘宝,然后以高价卖给有需求的人。
每次资金紧张时,这个念头都会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最后,他都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去大山里淘宝,一天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多不说,赚到的钱也比不上他现在一天赚到的钱多。
得不偿失。
除非他一天有四十八个小时,或者有个分身来帮他分担一些事。
这可能吗?
“现在就靠你们替我赚钱了。”
张小义看着眼前的红背中蜂。
他决定再开一个养蜂场,只饲养红背中蜂,拿最好的灵蜂蜜饲养它们,让它们快速繁殖产蜜,有了一定规模后就以这上好的蜂蜜做最赚钱的生意。
张小义开第六号养蜂场时就已经选好了场地,后来张映生亲自登门与他交谈,把他父亲张河水开的养蜂场租给他,他也就没用上场,这次终于用上场。
伯公岭并非只有一口山塘,有三口山塘,只是村口那口山塘最大。
第七号养蜂场所在山谷的山塘是最小的,还不到一亩地。
山塘周边都有集体田。
这口山塘离村最远,山路最不好走,是最早荒废掉的。
张小义叫挖掘机把山路扩大成两车道,把山塘和集体田重新开垦出来,养上鱼和鸭。
山塘和集体田加起来有三亩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