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对于伯公岭的村民来说是个特殊而隆重的日子。
祠堂重建动工了。
从昨晚十二点起村委会就派保安把祠堂周边的路口设置栏杆看守,并在村口以大红纸黑字说明了原因,生肖相冲的游客和村民路过祠堂时请绕道而行,不要前往观看,等动工仪式结束了就解除路障。
并在通知下方以大字标明了相冲的生肖和岁数。
祠堂动工仪式的流程昨天就准备完毕,村子到处彩旗飘飘,施放气球,尤其是祠堂原址上挂条幅,架拱门……
伯公岭在外的村民几乎全都赶回来参加这一盛事,由八爷宣读主持词。
乡镇也派了威望最高的张氏宗亲代表前来参加并发言。
古汤城虽是小城市,外省人员却占了三分之一,并且多数已在当地落户。
很多外省游客从来都没有见过这种宗庙仪式,被这种盛况和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深深的震撼。
“这就是南方特有的宗族文化吗?”
“我连堂亲和表亲都分不清,他们这里取名都按辈份,尤其是老一辈的名字,一听就知道是什么辈份,第几代子孙。”
“他们兄弟姐妹真多,龙国有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全是华南省的功劳。”
“兄弟姐妹多还没什么,最主要的是他们都很团结,平时内部有矛盾闹归闹,要是有外人欺负他们的兄弟姐妹,他们就会团结一致对外。”
“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协力,难怪华南地区的经济实力这么超前。”
“可惜这种宗族文化越来越少见。”
……
祠堂动工仪式结束后,不少村民和游客都围在祠堂重建碑记和芳名单前观看。
芳名单最前排的也是捐赠最多的人。
最前排有六个名字。
张清行,陈氏夫妇捐赠一千万。
张河山,刘春娇夫妇捐赠五百万。
张河林,田秀兰夫妇捐赠五百万。
后面两对夫妇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就是张小义和张小飞的父母。
但是最前排那对夫妇的名字,不要说外地人,就是伯公岭的村民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是谁。
“爷爷,张清行是谁?”
有个伯公岭的后辈问自己的爷爷。
“臭小子,那是你小义叔公他爷爷的名字,爷爷我也叫他一声清行伯公,是你高祖辈。”
爷爷笑骂了一句孙子。
“我连曾祖叫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会知道高祖的名字。”
孙子嘀咕道。
“唉,你们这些后辈越来越背宗忘祖。”
爷爷有些感慨有些伤感道。
“清行叔有小义这个好孙子,可以含笑九泉,流芳百世。”
“你们看看小义,做好事从来不以自己名义,而是以祖辈和父辈的名义,这么有孝心的人难怪能做大生意赚大钱。”
“一个人要上敬神明,下敬父母长辈,无愧于心,堂堂正正做人,才能受人尊重,才能荣华富贵,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能干出一番大事来才怪。”
村民纷纷借此机会教育自己的后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