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第83章 状告百官

面对百官的指责,刘瑾一脸不屑,不置可否的说道:

“霸占全城的鹅毛倒不至于,只是各位大人用了杂家的发明,说都不跟我说一声,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杨廷和不屑的说道:“不就是一个羽毛笔的制作方法吗?有必要那么矫情吗?又没偷你家鹅毛,犯得着在皇上面前诉苦吗?”

果然,古代人的知识产权意识几乎相当于零,一个发明创造,在百官眼里,只是一个芝麻大的小事。

刘瑾怒道:“杨阁老此言差矣,非是我杂家矫情,鹅毛笔吃的制作方法,那也是我费劲心思钻研出来。”

“就如同阁老您儿子绞尽脑汁,用了毕生的阅历才做了一首惊世骇俗的《临江仙》,我分分钟抄了过来,说是我做的,您觉得公平吗?”

杨廷和疑惑的问道:“《临江仙》?慎儿何时做出了这么一首诗?我怎么不知道?”

刘瑾猛然反应过来,坏了,说漏嘴了!

《临江仙》是杨慎在朱厚照挂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继位后才创作出来,现在的杨慎还在埋头苦读,尚未参加科举,根本还没写出来这首诗。

而且《临江仙》是杨慎得罪嘉靖皇帝,被发配云南,游历了各地风情以后,积累了大量的人生感悟,才作出来的慷慨悲壮,荡气回肠的诗句。

现在的杨慎,无论如何也做不出如此千古佳句。

方才刘瑾一时气愤,就拿了明代最出名的诗词《临江仙》打了比方,却忘记了这首诗还没创作出来。

这下有些麻烦了!

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误,刘瑾连忙转移话题:

“那个——我就是打个比方,我的意思是,你们偷窃我鹅毛笔的创意,就好比剽窃别人诗词的文抄公一样,是不道德的行为!”

杨廷和还在想《临江仙》的事,礼部尚书白钺抢先站出来出言讥讽道:“笑话,就一个鹅毛笔,有什么资格跟杨阁老的诗词相提并论?”

刘瑾趁机跟白钺争论了起来:“白尚书此言差矣,在我看来,无论是发明创作,还是诗词歌赋,都是作者辛勤劳作的结晶,都应该值得尊重!”

“诚然,一首诗词,可以流传千古,让世人瞻读;但一个发明,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提升社会生产力,同样不可小觑。”

“你就拿我的鹅毛笔来说吧,在座的大人估计都用过了,其书写速度,方便程度,办公效率,比之毛笔要强得不是一丁半点。这点想必没人否定吧!”

听了刘瑾的话,在座的不少人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刘瑾继续说道:“所以,一个好的发明创造,作用绝不亚于一首原创诗词。抄了别人的诗词叫文抄公,盗窃了我的鹅毛笔创意,叫偷笔贼。”

杨廷和终于不再纠结自己儿子啥时候作了一首临江仙,出言质问道:“刘瑾,那照你的意思,难道这鹅毛笔我们大家都不能用了,只能刘瑾你一个使用?”

刘瑾摆了摆手,说道:“倒不是不能用,你们用可以,但是得交钱!”

“什么?还得交钱?鹅毛笔都是我们工部做出来的,鹅毛也是从御膳房拔的,跟你刘瑾没有半毛钱关系,凭什么还得交钱给你刘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