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第69章 台湾黄金时代

热兰遮城总督办公室内,众人坐在一起喝茶。

王铁柱起身问道:“王爷,这些俘虏怎么办?通讯船来回还要好多天呢。”

“嗯,你有什么打算?”徐闲反问道。

“我想拉他们去垦荒、修路,就像当初在括苍山一样。”王铁柱道。

“哈哈,你倒想起自己的老本行来。行啊,青壮都给你。”徐闲接着补充道,

“年纪大的交给路易斯,看看能不能问出些有用的东西来。”

“好,我这就去安排。”王铁柱道了一声,转身离开了,路易斯也跟着走了。

“王爷,没收的东西清点好了。”

郑芝龙掏出一张清单开始念道:

“黄金十五箱,白银二十箱,象牙四箱,古董十箱,玉石雕刻三十八件……”

“白糖九千多斤,红糖一万三斤,瓷器两千多件,丝绸一千多匹,布匹两千多匹……”

“东西太多,你简单说下黄金白银两次合起来有多少?”徐闲说道。

“两次合计:黄金有18箱,白银有28箱。”郑芝龙说道。

“嗯,这样吧。28箱白银就作为本次的赏赐发给参战的将士们吧。”

“谢王爷!”郑芝龙应道。

“至于你的赏赐,就2000顶头盔,外加货物销售总额的两成吧。”徐闲说道。

“是!谢王爷厚赐!”郑芝龙满意的鞠躬说道,跟着王爷就是打仗就是爽,风险低,利润大啊。

“王爷,我们没收了荷兰人的城堡、船只和货物,他们会不会来复仇?”郑芝龙问道。

“正常不会。”徐闲说道。

“为什么啊?我们让他们损失这么大?”

郑芝龙不解道。

徐闲笑着看向孙承宗,孙承宗笑而不语,看向了李自成;李自成也笑而不语,看向了李来亨。

李来亨看了看左右,发现都在看着自己,遂回答道:

“我觉得原因应该是:他们打不过我们,特别是热气球。在没找到对付热气球的方法之前,他们不敢。”

李自成点点头,孙承宗也点点头,其他人也点点头,一齐看向了徐闲。

徐闲笑着说道:“这是主要原因。还有吗?”

李来亨想了一下,想说诚信,但又摇了摇头,正所谓兵不厌诈。没道理荷兰人那么乖……

徐闲望向其他人,众人都陷入了深思,只有孙承宗老神神在在的坐着,不停地摇头晃脑。

徐闲失笑,开口道:“孙院长,您给这群学生讲讲吧。”

孙承宗作了一揖,道:“契约精神。这是我之前向路易斯请教荷兰人总体特点时,路易斯告诉我的。荷兰人视契约为命,所以他们的生意才越做越大。”

“我估计王爷之所以弄个签约仪式,也就是这个原因吧。”

“是的。孙院长说的正是我的意图。武力震慑是主要原因,而让契约绑着荷兰人,是次要原因。”徐闲说道。

“而孙院长活到老学到老,不耻下问的精神更值得你们学习。作为出色的将军,光有武力是不足的,情报也相当重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臣等受教了!”众人拱手应道。

“孙院长,觉得这批学生如何?”徐闲笑着问道。

“孺子可教也!哈哈哈”孙承宗满意的笑道,随即补充说: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如王爷所说‘实践出真知’!你们要好好领悟。”

“是,谨听院长教诲!”众人作揖道。

次日,台湾中南部自治委员会召开了。

台中的18个村社头人及长老都来了,还有他们联盟的头人甘仔辖·阿拉米也来了。

而台南以阿布为主的12个村社的头人和长老也来了。

加上徐闲等人,安平城(热兰遮城被徐闲改名为安平城)下城小广场临时搭建的会场差点都坐不下。

徐闲清了清喉咙说道:

“诸位同胞,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本王徐闲,乃大明逍遥王。

今天召集大家在这里,目的有三个:

1、是告诉大家,台湾已经被大明收复了,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已经被本王的军队打败了。大家不用再担心被外族侮辱和伤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