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胜等人自然不是楚国大军的对手,但他呢仍然对楚国将领表示,见不到玉佩的另一半,我不能交出城池,如果你们强行攻打,我只能死在这里。
就这样,一众墨者心甘情愿的跟随孟胜赴死,而其中两人冒死突出重围,将巨子令交给巨子的候选人田香子,后又返回城池追随孟胜死去。可见,他们拥有远超一般组织的凝聚力,同时不怕死亡,一声令下,万人追随。
这样一个组织足以令任何国家胆寒,但也是任何一个朝廷都不可能容忍的。这也是墨家能在分裂的战国时期立足,却无法被后来统一的封建王朝接纳的一大主要原因。但这呢只是外因,墨家的消亡与其学派传承者也脱不了干系。
墨家学派还有许多高科技发明,据记载当时墨子做了一个木渊,这家伙可以在天上飞一天,可以带着人,飞在天上侦查敌情。还有墨家木人,除此之外呢,还有攻弩大炮、转射机、大型机关枪连弩车等等,都是战场上的大杀器。如果哪个国家掌握了这些武器装备,他们不但可以一统六国,甚至扫平世界也不成问题。事实上,秦国当初之所以能扫六合,也是得到了墨家的帮助。
但这种技术领域的发达呢,也暴露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墨家对工具价值的极端重视,最后演变成了对精神价值的忽视。
我们都知道,墨家的核心宗旨呢,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由此衍生出来了十大主张,分别为兼爱、非公、上贤、上同、劫用、劫葬、天智名鬼、非月、非命。而在这十大主张中,一半以上都是反人性的思想。
比如第一条,兼爱,所谓兼爱与其他的爱都不相同。他要求每个人不能只爱自己的家人、朋友,而是对世界所有人都抱有同样的爱,没有差别,不分彼此。
这是一个大同世界,是人类的终极理想。
再比如非乐,就是反对从事音乐活动。莫家认为,音乐使人沉迷于玩乐,荒废生产。莫家提倡凡事都要利国利民,不讲求劳逸结合。
墨家这种灭人欲的价值倡导,最终变成了一种对内卷的提倡,让很多他们所代表的底层阶级,都无法接纳。
但我们最开始说过,儒家思想也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为什么他们会胜出呢?这就要提到另一个关键点,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中国文化的最大优点,包容性和与时俱进。
儒家学说是在不断进步的,孟子弥补了孔子时代空谈仁义、舍本逐末的缺点,补充了物质生活的基础作用。而荀子全面回应了墨家非如意篇中对儒家的十大抨击,甚至呢,还把墨家思想中合理的部分吸收进了儒家思想。
儒家的这种包容性呢,奠定了儒家思想成为主流的基础。
而儒家在进步,墨家的传人在干什么呢?在忙着争夺巨子之位。而且后来的继承人在思想上呢,变成了为了批判而批判。可他们批判的对象儒家呢,已经在不断完善,赢得了民心。
因譬如而兴起的墨家,走向衰亡也成了历史的选择。
至于为什么会消亡的这么彻底,原因呢?还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墨家对大一统皇权的挑战,让他们无法在宗法血缘的中央集权制度下留下哪怕一线生机。
这就是墨家消亡的根本原因,如果我做了大唐未来的领导人,对于大唐前期的发展会有极大的优势,可是百年后我不在了,我超前的思想会有人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