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对他们的提议表示赞赏,并表示他会立即下旨设立这个机构,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他希望这个机构能够让那些为大唐付出生命的将士们的家人感受到朝廷的关爱,让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
李世民赞赏地点点头,表示同意李明的建议。他补充道:“除了定期举办比武、训练和演习等活动外,还可以考虑设立一些奖励机制,激励将士们为大唐的荣誉而战。例如,可以设立战功奖,表彰那些在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
李明回应道:“陛下所言极是。设立战功奖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同时,也可以将这些优秀的将士提拔为将领,让他们带领更多的士兵,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承乾和李泰也表示赞同,并建议在军中设立一个专门的评估机构,负责评选和颁发战功奖。这个机构还可以负责选拔和培训将领,为大唐培养更多优秀的将领。
李世民赞赏地点点头,表示同意他们的建议。他表示会立即下旨设立这个评估机构,并宣布战功奖的设立。他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将士们的斗志,增强大唐的军队战斗力。
李世民表示同意,并指示李明负责制定这些措施。他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大唐的将士们更加勇敢地为大唐效力,共同守护大唐的安宁。
李明向李世民建议开设武举,他表示,武举制度可以选拔出真正有实力和能力的将领,让他们有机会为大唐效力。这样的选拔方式可以打破原有的家族背景限制,为那些没有贵族背景的人才提供一个展现才能的舞台。
然而,武举制度也存在一些缺点。李明分析,武举选拔过程可能会出现作弊现象,选拔出来的人才可能并非真正有能力。此外,武举制度可能会加剧社会上的军功崇拜现象,让一些人过分看重个人的军功,而忽略了整体的战略布局和国家的发展。
李世民听了李明的建议,陷入了深思。他知道,武举制度确实有其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他权衡利弊,决定在开设武举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选拔过程的监管,确保选拔出来的人才真正具备实力。
李世民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而是对李明说:“李明,你的提议非常好,让我感到非常欣慰。但这是一个重大的决策,我需要回去与大臣们商议商议,才能做出决定。请你放心,我会认真考虑你的提议,并尽量让这个制度更加完善。”
李明听了李世民的话,立即表示理解。他明白,这样的决策涉及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需要谨慎对待。他相信,李世民一定会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并在商议后做出一个明智的决策。
随后,李世民与李明、李承乾和李泰道别,带领侍卫们返回皇宫。在回去的路上,李世民一直在思考李明的提议。他意识到,这个提议关乎大唐的未来,必须慎重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