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此意......”
段煨知道这帮子士人的秉性,除非交情深厚或者已经明确的认主归心了,否则问计于人,只会得到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交浅而言深是为大忌,明哲保身的云里雾里才是常态。
若是按照字面意思理解,贾诩显然是在劝他听皇甫嵩的话最好,但段煨了解士子,更了解贾诩。
贾诩与他是同乡,同是武威姑臧人(今甘肃武威)。
贾诩少年时并无太大名气,举孝廉入仕做了郡吏,履历平平无奇,在任上也并无建树,但武威名士阎忠却说贾诩有张良陈平之才,未来必定出将入相。
这一番评价给别人,怕是会让人声名鹊起,但贾诩听到了这番评价,却是当场就吓的一哆嗦,赶紧找到武威太守请辞,说自己不日就将病死,这就回家躺板板。
结果贾诩前脚刚跑路,后脚凉州就发生了羌氐叛乱,官衙都被攻破,很多官员被杀死,贾诩因此逃过一劫。
而在弃官跑路回家的路上,贾诩还是碰到了氐人的叛军,同行的数十人一起被氐人抓获。贾诩说:“我是段公(段颎)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来赎。”当时太尉段颎,因为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所以贾诩便假称是段颎的外孙来吓唬氐人,叛氐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而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
贾诩到底有没有张良陈平之才,段煨并不知道,但段煨知道在保命这方面,贾诩肯定有一手。这次出征颍川,段煨就征辟了贾诩,不指望他出谋划策,只希望做什么事前问一问,只要贾诩说不能干,那指定有危险。
有一说一,初次征辟,贾诩竟然还敢称病不来,整得段煨好没面子。于就派卫兵去贾诩家,说你只要跟着大军出征,我就饶恕你冒充我段家人之事,否则以段氏在凉州的威望,整个凉州再也没有你贾诩的容身之地,贾诩这才不情不愿的跟来了。
(段煨是段颎的侄儿,贾诩为了逃命冒充了段颎外孙。)
如此逼迫,自然绝了情谊,怕是没有收复的可能了,但段煨本就没有大志,也就不在乎这些就是了。
贾诩如此懂得趋吉避凶,留在身边当个吉祥物也是极好的。
“那就听之任之!”段煨哈哈大笑,吩咐那些请战的麾下,让他们等待皇甫嵩军令,不可轻举妄动。
听贾诩的可能没有功劳,但一定没有危险,段煨对此深信不疑。
“文和认为,如此安排如何?”
段煨又问贾诩。
贾诩举杯道:“明公高见!”
段煨顿时把心放回了肚子里,招呼亲兵送上酒菜,与贾诩举杯共饮。
........
上蔡城外,虽然已经是深夜,但被城中厮杀声刺激的有些抓耳挠腮的蓝玉,面色已经有些按捺不住,想要上阵厮杀,却又碍于狄青军令,不得不收敛战意。
此刻望着上蔡城中火光冲天,杀声遍地,也只能
不停的摩挲着手中长枪,颇为不解地看向牵招问道。
“敌人内讧,如此良机,何不趁夜攻城一举拿下此贼,而非要等明天?”
牵招骑乘着一匹高大战马,淡定的从腰间摘下一个葫芦,拔开盖子往口中灌了一口,这才不疾不徐开口道:“永昌莫急,有的是仗打!”
(历史上并未关于蓝玉有表字的记载,蓝玉在洪武十二年以征西番之功初封永昌侯,这里便以永昌为蓝玉表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