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第86章 匈奴决战开始,召唤陌刀将

颍川中原荟萃之地,能人辈出。

要说人才,整个三国中,颍川的人才是最多的。荀彧、荀攸、郭嘉、郭图,戏志才、徐庶,还有未来的钟会,都是出自颍川。

但可惜的是,刘和的主角光环并没有其他小说中的主角那般闪耀,可以随便出门就能捡到人才。

现在麾下人才一多半,都是通过召唤得来的。真正诞生于东汉本土的,恐怕也就只有一个牵招和赵子龙。

额对,赵子龙至今都没有认主,都算不上刘和的人才,只能算麾下部将。

不过历史上三国的人才,恐怕也是在黄巾之乱过后,刘宏废史立牧,天下开始出现军阀割据后,才开始集中涌现的。

谁让咱来的早呢!

无人可用的刘和,就靠着系统召唤这仨瓜俩枣过日子了。好不容易召唤一个,还因为名望不足,被植入到了便宜老爹名下,怎一个惨字了得!

“你说玄龄?”

刘虞愣了一下后道:“他去无极县送信,代替老夫商量你的婚事去了。”

刘和:(???.???)????

一个宰相之才,亲手奠基了贞观之治的大才,你就让他跑腿当媒婆?

一点识人之明都没有,怪不得历史上被公孙瓒干掉了呢,该!

“爹,商量个事儿呗,你把幽州牧让给我吧,儿子指定比你干的好。”

”朝廷官职岂能私相授受?”

“咱爷俩谁跟谁,以后我带甲百万,取了这天下后,你当皇帝,我当太子!”

“怎么样,一个幽州牧,换一个皇帝,是不是赢麻了?”

“额.......说的好好的,怎么又拔剑呢?”

“逆子住口,老夫今日就要清理门户!”

“席君买,救我!”

大帐外的席君买狠狠地掏了掏耳朵,转身将门帘放了下来。

噼里啪啦砰砰砰.........

........

房玄龄短时间内是回不来了,而颍川那边的战事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时间耽误不得。刘和无奈,只能安排陈二带着五百轻骑护送刘基南下,去支援狄青。

同时也让黑衣人通知毛骧,先把颍川那边的事放一放,刘基到了之后自然会接手。让他立刻来河北地,重新布局河北的情报网。

不过挨了两顿揍的刘和,也不完全没有一点收获。

房玄龄暂时没要过来,刘虞却给了刘和一个在魏郡收下的人才。

审配,审正南!

人在城在,对策从未失败。即使被曹操俘虏,亦有我主在北,不可面南而死的豪言壮语,以正忠直之心,流传后世。

通过系统的检测,审配的四维能力值还算得上出众,智力值90,政治能力值80,统率能力值83,武力值62。

要么说刘虞这根大腿依然很粗呢?

刘和从东郡渡河,横穿魏郡北上穿越赵国、常山、中山,就遇到了一个赵子龙,还是先打了一架,至今还没能收服。

而刘虞从河南郡渡河,同样进入魏郡后北上,直接就捡了房玄龄和审配。

难道是因为我渡河的方式不对?

刘和陷入了沉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注:本故事为虚构,读者朋友们理性观看,另外主角是以穿越为刘备的身份争霸天下,喜欢蜀汉的朋友可以看看,多谢各位了(???????)?*。东汉末年,汉庭衰败,朝廷混乱不堪,民不聊生,各方诸侯并起,群雄逐鹿。而大学生杨武在家熬夜玩三国群英传时,不幸猝死醒来发现自己竟成了刘备,刘大耳。而故事也从黄巾之乱开始.........。刘宏:“刘备讨贼又是首功,朕封你为将!”刘备:(?˙▽˙?)。刘宏:“什么?你竟
小杨yy
三国草根:没作弊器只能拼操作了
三国草根:没作弊器只能拼操作了
东汉末年。江山穿越到大宦官蹇硕的义子身上,可他来的真不是时候,他的大靠山蹇硕事败,被砍了脑袋。现如今,大将军何进和宦官们鹬蚌相争,一死一逃,被士族们渔翁得利。江山为了自保,盯上了宦官带着皇帝出逃的良机,磨刀霍霍……“你、你别搂着我~”“再离我远点……”“别放手,呜呜……”江山沾沾自喜,斩获从龙之功,竟然还顺到了一个一副小倒霉样的“宫女”……
半舟
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
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
兵器研究院的高材生叶秋,因一场车祸穿越到武朝,重生化身为七皇子武泽天!这里是另外一个历史时空,七国割据乱世,各国常年互相攻伐,百姓苦不堪言!庙堂之上权谋不断,江湖之远亦纷争不休,天下竟没有一寸净土!武泽天临危受命,镇守嘉陵关御敌!随后他决心考察列国,游历江湖,红颜蓝灵儿誓死追随!在游历燕国的路上,他们碰巧发现了可以燃烧的黑色石头,还有在大雨中离奇消失的黄金......这一路,他遵循内心,或行侠道,
南溟七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