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匈奴王

第五十三章 七渡黄河(第三更,感谢投票)

第128章 七渡黄河(第三更,感谢投票)

毕竟打了胜仗,袁涣也是心情大好,抱拳道:“唯。”

平阳渡河失败,船只损毁过半,又准备了数日,第二次发起渡河。

曹仁再次领兵征讨,大败平阳军于岸边,甚至差点截杀敌将郝昭,可惜最后还是慢上一步,让对方乘船逃了回去。

两战皆胜,曹军士气大盛,恰好乐进又从洛阳押运来一批粮草,让潼关上下欢欣鼓舞。

史涣远望渡口再次筹备船只的平阳军,一脸鄙夷,对着身侧的曹仁道:“当真是下马胡人不如鸡,就他们这般打法,十年也攻不下潼关。”

营内一片欢腾,经验老道的曹仁反而忧心起来,慎重道:“不排除敌军诈败,吩咐探马不要松懈,同时命令驻扎陕县的乐进,对茅津渡一带严防死守,决不能让敌军从东垣南下渡河。”

茅津渡是潼关东边临近陕县的一处黄河渡口。

史涣应命称唯,一脸轻挑,敌人如果就是这般水平,绝对不会是乐进的对手。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平阳五渡黄河,皆以失败告终,大有溃散之势。

不过此时的潼关已经没了初胜时的喜悦,敌人太弱,胜利逐渐变得理所当然。

曹仁却是感觉赢得轻松,心里打鼓,拽着史涣私下讨论道:“主公准备秋收后再讨张绣,张绣身后有刘表和李傕的支持,胜负还未可知。如今作战日久,袁绍又提前退了兵,我准备修书主公,乘胜把这潼关让给刘豹,让他借坡下驴。”

“将军糊涂啊!”史涣闻言大惊,“古人有云,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重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曹仁拧眉不语,知道史涣的意思,关中若非战乱,可谓是王霸之地。

不过当今天下人尽皆知,虽然还未公开撕破脸面,仍然是名义上的盟友,但从曹操退大将军之位转任司空开始,自家的大敌只有一个,那就是河北的袁绍。

本来依照军师们的谋划,趁着袁绍发难上郡,自己同时兵出洛阳,打算一口气剪灭蛮族,尽取河东。

河东和南阳作为关中双翼,任得其一,都可作为图谋关中的跳板。

只是没想到袁绍风声大雨点小,打了个平定就匆匆撤军,自己慢他一步,反过来刘豹记恨上。

有道是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换成自己是刘豹,也会先把家门口的曹军打退。

千错万错,错在退慢了一步,现在想来,何尝不是袁绍的一种算计。

当然,刘豹发难算不上什么大事,但现在不得不考虑袁绍,由于钟繇被李傕驱逐,本来有意归附朝廷的马腾韩遂,现在又开始无视调令。

既然自己已经攻不下河东,那就犯不上与刘豹把关系搞僵,即使退去了潼关,后面还有改建了的秦函谷关,甚至在原有的基础上,加设了一道河滩关卡,论险要程度,并不比潼关差。

见曹仁犹疑不决,史涣急忙补充道:“主公奉天子以讨不臣,如今光复旧都洛阳,下一步再拿下长安与宛城两座陪都,则天下臣服。如今通往关中的通道只剩崤函在手,主公决计不会允许将军拱手让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
德意志风暴
德意志风暴
一场试验事故,让苏强意外穿越到1919年的慕尼黑,成了一名本该死于劫匪之手的外交官之子——克莱.霍夫曼。这是一个德意志历史上最灰暗的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战败,正面临着列强的收割。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恶魔崭露头角的时期,一群疯狂的人,刚刚露出獠牙。那些在荧幕和书本上出现的人物,就这样活生生的站在他面前。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席卷整个人类的风暴,正在悄然凝聚。无人可以置身事外,也无人可以在这场风暴
煮熟了的螃蟹
封疆大吏
封疆大吏
张扬穿越成为大齐朝一个官家子弟,老丈人为了保他不受朝廷纷争,将他安排到了蜀地成了一个郡守兴修水利、分农田,鼓励通商,将原本荒芜的蜀郡变成了世外桃源一般老丈人原本只希望他能苟住,没想到张扬玩转朝廷,成为封疆大吏。
慕容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