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匈奴王

第十三章 陭氏县城

第13章 陭氏县城

“你当是做买卖呢,拿自己的命讨价还价?”程银阴狠道。

“四百石!”刘豹不以为意,上前一步。

“七千石!”侯选坚定道。

“三百石!”刘豹扬起了手。

“八千石!”侯选冷笑,一丝口风都不松。

“那算了,谈不成了。”刘豹放下手,一脸无奈。

一声清啸过后,大地震颤,咚咚的脚步声不断,数不尽的匈奴从道路前后涌来。

那是提前安排在山里的巡山队,还有远远跟在后面的护卫,就在这边吵闹的时候,已经悄悄摸了过来。

“怎么可能?我们的哨子呢?”程银失声,看向侯选。

侯选一言不发,眯眼看向李堪。

“不是说只有十几人吗?”李堪也是满脸惊惧,看向手下报信的男子。

男子一脸尴尬,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李堪瞬间反应过来,从手下那里抢过一把刀,走到男子面前,大怒道:“你们这些狗叛徒,敢给我们兄弟下套?”

男子吓得扑通跪下,对着李堪大声道:“左贤王真的不是坏人,求你们好好谈谈吧,这样大家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跟胡人过日子?我杀了你!”李堪举刀要斩。

“你敢!”刘豹见状大喝一声,让李堪愣在了原地。

侯选程银四顾,看着越来越多的山贼不敢与他们对视,一个个焉头耷脑,瞬间明白了过来。

竟然不知不觉中,已经有了这么多的叛徒。

程银叹了口气,上前夺过李堪的刀扔到地上,看向刘豹道:“大王厉害啊,原来我们兄弟才是猎物,不过鱼死网破,不见得输。”

“本王讨厌打打杀杀,都是为了赚钱过日子,有什么话不能好说?”刘豹浑然不惧威胁,笑着上前。

侯选收了刀,迎上去道:“我们总共有多少人跟了你?”

刘豹耸肩,“我有拓山营珠玉在前,相比在鸟不拉屎的这山上,自然很多人想要下去,具体多少人,没必要统计。”

正如刘豹所说,刻意安排下,有意“拒绝”了一些投奔的山贼,就为给这三人下套。

只是这数百山贼里面,到底多少人想加入拓山营,怕是去卑也没数。

“我服了,要杀要刮随你,只是山里还有不少老弱妇孺,既然你是贤王,还请善待他们。”程银说罢对着刘豹一礼。

“你们这些人,除了打打杀杀不会想别的。”刘豹无语道,“行了,咱们找个地方,把事放在台面上谈吧!”

遣散众人只剩十几护卫,刘豹侯选在前,程银李堪去卑在后,一起来到少河谷地,进了破败的陭氏县城。

陭氏临着少河而建,面积并不大,矮小的城墙更像是做做样子,城门已经坍塌,几人要从破口绕进去。

“我要重建这里,把山下的拓山营全都迁进来,还有一些无家可归的胡田客,当然,你们也来。”刘豹踢了脚快要坍塌的墙面,溅起一片尘土。

“这山间河谷出粮食少,养活不了多少人。”侯选苦笑道,“而且被哪边知道了还要征徭役,否则我们也不会搬进山里。”

这陭氏县位于河东上党两郡之间的大山里面,名义上属于上党,实际是三不管地带,否则也不会荒废。

刘豹虽然没见过张燕,但已经通过书信,大不了到时候约定下赋税,毕竟通过上党本来也是商路上的一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