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耍猴,鞭(鞭)子都不会用,几次臭(抽)打猴子的时候,臭(抽)打到了自己的脸上,把自己的脸都臭(抽)烂(烂)了,好疼。
哥(隔)行如哥(隔)山,看似简单的耍猴这完(碗)饭,也不好吃啊,开局就伤到了自己,臭(抽)猴子的时候,还被猴子咬了一口,娘的蛋,真是刀美(倒霉)!
x年x月x日
今天是一个雨天,希希利利(淅淅沥沥)的球(秋)雨,很冷,冷雨打在脸上,生疼。
今天收火(获)不欠(浅),那个耍猴的就要死的老头,说自己就要四(死)了,他说猴子虽说算是一种机灵的动物,但跟人的纸上(智商)比起来,自然还是出(畜)生,所以训练起来并不男(难)。还说可以把耍猴的鸡书(技术)叫(教)给我,让我按王(照)他说的方法练,就会把猴子训练好。
等病(冰)冷的球(秋)雨停了,我就按王(照)老头的方法训猴,喜(希)望成功。
x年x月x日
银(阴)天,无风。
今天我按王(照)老头的方法训猴,老头说,所有动物的培训手段就两种:鞭子加唐(糖)块。
鞭子是为了让猴子听指会(挥),唐(糖)是抽完了猴子以后,再给它一块唐(糖)吃,目的就是让猴子产生“你用鞭子抽我原来也是为我好”的感觉,笑出(消除)耍猴者和猴子之间的弟(敌)意。
而耍猴者利用人们对猴能狗(够)模仿人动作、字尸(姿势)的好奇心,关上(观赏)者乐呵了,就会从豆(兜)里讨(掏)些小钱,江上(奖赏)一下耍猴人。
猴子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不明白自己重复所做的动作的含义,它只清楚听耍猴者的话,跟着锣声点走,跟上节奏,就不会爱(挨)鞭子,还能有糖吃。
高明的耍猴者,会让看耍猴的人把猴子的捉略(拙劣)表演埋怨、指责导向猴子,而不会让矛头指向自己;而且还能做到连猴子自己都觉得对不起主人的照应,而干(感)到一些自责。
今天按照老头的训猴方法,真是有笑(效),让我和猴子都大有进步。
x年x月x日
大风,树叶分分(纷纷)飘落,又是一年参(残)秋,参(残)秋过去,冷哭(酷)的冬天就要到了。
今天耍猴获得了一些钱,竟然有三百之多,这是我耍猴生涯以来,争(挣)挣钱最多的一次,好开心。
耍猴耍累了,我在公园休息的时候,遇到一个白胡子老学究,通过这些天跟先(闲)来无诗(事)的老头了(聊)天,知道了一些耍猴的历史和掌故,收获慢慢(满满)。与此同时,我跟老学究学习了很多生屁(僻)字,写日记的时候,慢慢错别字也少了很多,这让我欣喜若筐(狂)。
老头告诉我,古代的时候,耍猴人叫狙公,他还给我讲了一个狙公失猴的故事。
说是楚国有一个人,养猕猴为生,楚国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教老猴率领着小猴子上山去,摘取草木的果实,抽十分之一的税来供养自己。有的猴子采摘的数量不足,狙公就鞭打它们,猴子们怕死了,觉得很苦,却不敢违背狙公的意志,只能遵从狙公的命令。
有一天,有只似乎开悟的小猴子问大家说:“山上的果子,是老头子种的吗?”大家摇头说:“不是啊!是天生的。”又问:“没有老头子我们就不能去采吗?”大家说:“不是啊!谁都能去采。”又问:“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仰赖他,还要被他奴役呢?”话还没说完,猴子全觉醒了。
当晚,群猴一起等候狙公睡着的时候,就打破兽栏,拿走存粮,一块跑进森林,不再回来了,狙公最后活活饿死。
郁离子说:“世上那种卖弄权术奴役百姓而不依正道来规范事物的人,就像狙公吧!只因人们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这些训猴的日记本,错别字连篇,但很珍贵,虽然不能跟历史文献相提并论,但王子帝连猜带蒙,累到脑仁疼,慢慢吃透,聪慧的王子帝,还是弄明白了八八九九,大为宽慰。
王子帝看完了爸爸留给自己的训猴日记,再加上自己的琢磨,简直就是醍醐灌顶了。其中,训猴日记中的那些文字,也有些世间道理,明示世人,让王子帝有些许收获。
读书明理,读日记也明理,此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