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记住了,周……周老太,老太爷。”尽管仍喘得历害,但黄永信强憋着一口气,连连点着头应了下来。
周南城这才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率先上船,江一冉跟在他后面,也一同登上了独木船。
虽然没了竹竿作标记,又是在夜里,但两人的记忆都极为清晰。
不过两三分钟后,划到早上下水的位置,周南城就停下小船。这一次依然是用老法子,由桥上的黄永信放一条长竹竿下来,伸进水里拭探。
左右点了好几次,他便毫不费力地找准了位置。
周南城放下船浆,握紧在桥下的这段竹竿,与桥上的黄永信同时发力,将长长的竹竿往水里猛地一插下去。
笔直通天的竹竿便在船边牢牢地站住了脚。
竹竿定住后,周南城又捡起船头的绳子系了好几圈绑在竹竿上。做好这一切,他从包里拿出刚刚黄永信送来的盒子。
因着不想暴露目标,尽管他们是在夜晚作业,江一冉也一直没有打开手电筒,暂时只是借桥上的路灯照明。
所以她只是模糊的感觉到周南城手里的盒子,扁扁的像是个眼镜盒。
周南城打开盒子,从里面取出一串手链似的东西,看着她,“右手借我用用,江一冉。”
江一冉对她挑了挑眉,伸出右手到他面前。
周南城自然地握住她的手,将那串手东西套在她手腕里,“小冉,这串朱砂你可要收好了,我专门请高僧为它们开过光。”
“那佛像有些邪性,你不戴着它,我不放心。”
朱砂手串吗?
江一冉举着手腕,自已的手贴在眼前细看。
手串很漂亮。朱红色的珠子串成一串,中间还点缀有一颗金珠子,金珠子两边又各有两颗深蓝色的珠子。
“谢谢。”
其实她本想说太贵重了,上来我就还你。但话到嘴边,却变成干巴巴的“谢谢”。
之所以又这样,并不只是因为她想太多了。
而是她清楚地知道,朱砂是道教斋醮科仪中常用的法器,握在手心有温暖之感,有“纯阳之气”,还具有极强的阳气磁场。
在佛教的文化里,也认为朱砂能使人沉心静气,心神安定。所以说,朱砂最能化解太岁,辟邪镇煞、驱鬼消灾,历来就是公认为辟邪圣品。
周南城为求万全一失,当然要想得周全,她自然也就更没必要在这里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