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放开弓弦,箭矢钉在红心中。
范纯礼上弦,拉满弓,想想和赵旭处处争高低,是违背了父亲不做意气之争的教诲!心中平衡一点,平心静气的对准靶子,放箭,正中红心!
刚才那个讨厌的声音响起:“范老三,你虽然射中了红心,但那孩子射中的中心,你得学好多年!”
范纯仁怕弟弟被人拱火,轻声说道:“三弟你忘记了张载信中怎么写镇南伯?你我有什么本事和靠军功封镇南伯比?”
范纯礼这才想起赵旭的来历,知道自己和赵旭比多少有点傻气。
自己回想今天处处和赵旭比,不就不服气赵旭文采比自己好么?
这武力?自己拿什么和赵旭比,他一人是杀了一城的叛军的。他不是不知道这杀叛军有多难?否则岭南也不会糜烂到需要狄青调西军去平叛!
他笑笑不在理场外的舌燥,开始一箭一箭的按自己的意志射箭!
射到后面,4人都熟悉了弓,箭和环境,弓箭的落点都在红心。
赵旭心中也奇怪,范家哥俩厉害,这是家境决定的,毕竟有范仲淹在,他家就不会缺少有能力的人。
这滕元发射的这样好,却出乎了他的意外。他还以为这时候的书生还有盛唐时期,那些上马领兵打仗,下马写诗书的书生一样!
他哪里知道,滕元发从小就住在范家,和范纯仁他们一起长大!练箭,练武从来不缺他。
赵旭他们练着弓,边上围观的人慢慢散去了,主要是那名妓谢玉英要来,要去占好地方。
曾公亮捧着《武经总要》进入太学,他要给赵旭好好看看,了解现在大正朝的武备,能改进几样武器,为大正朝出力。
赵旭在潼关帮狄青改制的床弩已经送到弓弩院,移动,试射的效果非常的好!
他踏入太学的时候,看到射圃练箭的4人,心中吃了一惊,赵旭第一天入太学,就和范仲淹的2个儿子,一个学生关系这样好?
他站在远处看着他们射箭,想想也就明白了。赵旭是有武艺的,这有练箭的地方,必然会来练箭。而范仲淹家的,也是要学武的,一起练箭必然会走在一起。
他知道皇帝对范仲淹的忌惮,但现在范仲淹已经故去,这忌惮会小下去。也就是说范家这些孩子迟早启用的,补缺的地方估计也是西北。
胡瑷听到禀报,来到大门却看曾公亮在看4人射箭,想对曾公亮行礼,曾公亮看到他到来,做了一个禁声的动作。
两人并排站着,胡瑷看了一眼曾公亮怀中的《武经总要》,轻声问道:“这是要把赵旭当将军来培养啊?”
曾公亮也不否认:“如果他愿意从军,当一方统帅培养,未来也是朝廷的幸事。现在怕的是,他不愿意,士林也不愿意!”
胡瑷疑惑的问道:“他不愿意,这可以理解,毕竟现在他年少,到霍骠骑出战的年纪也还要6年!这士林为何不愿?老朽就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