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绝世之斗天雨浩

第六十一章 霍雨浩の第一次

第62章 霍雨浩の第一次

霍雨浩靠着大树摆弄着手中的黑色票子,这是全大陆全大陆高级魂师大赛的门票。

【这种追星的既视感越来越强了,不过这种感觉……貌似还不错。】

【洛黎这小子居然没去史莱克,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不愧是我的小老弟,小伙子跟我挺有默契的。】

躺了半晌,耳畔传来脚踏青草的簌簌声,背靠着大树的霍雨浩身子一侧,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双雪白的大长腿。

嗯,第一印象,白;第二印象,长;第三印象……

一身淡紫色长裙的许久久靠近了侧躺着的霍雨浩,金色的长发垂至弧度挺翘的腰臀处,让人惊叹的身体曲线浑然天成,宛若灵峰秀峦般引人遐思。

许久久那张透着盈盈粉色的雪颜平静如水,坐下说道:“这里面是关于一到六级的魂导器知识。”

“那此次交易便圆满达成,在下就多谢久久公主了。”

霍雨浩虚眯着的眼睛睁开,脸上的表情漫不经心,伸手接过了许久久手中的储物戒指。

这是他除了冰碧蝎左碧骨之外提出的另一个交换黄金蕴灵果的条件,在这方面上,星罗帝国倒没有抠抠搜搜,大大方方的把知识打包给了他。

两人坐着闲聊起来,霍雨浩这个摆在明面上,还从未暴露过名字的马甲步入星罗皇室的视线还没多久,许久久对他印象不深,借助这次机会,正好可以多交流,发挥自己强有力的py能力,方便在星罗帝国办事。

许久久对他不了解,但霍雨浩却很了解她,更何况双方是平等的交易对象,自己说话的时候不需要太客气,不用太放低姿态。

而且,根据前世今生的经验他基本清楚许久久的喜恶,很容易就能接上话,一来一往的聊了起来。

身为一国公主,许久久在幼年时期便经历了皇室的精心培养,很难能够拥有独属于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这一类人因为尊贵的身份往往受到他人的敬畏和讨好,接触她们的人往往都是怀揣着强烈的功利心前来,很难交到真心的朋友。久而久之,便习惯戴上面具,不将自己真正的内心展露出来。

但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对了,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说得更低俗一点,这种性格可以称之为闷骚。

闷骚的人表面如高岭之花般难以接触,实则内心火热无比,她们不轻易表达和外露个人喜怒哀乐,但是在特定的场合或环境中,往往会做出出人意料的表现。

许久久身为堂堂帝国公主,为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曾跑到贫民窑去,并现身给予曾被欺凌的霍雨浩帮助,就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她真正的内心世界。

两人聊得热火朝天,路过的行人却是目露惊奇,更有认出许久久身份的人以愕然的目光盯着谈笑风生的两人。

“他是谁?怎么跟久久公主走这么近?”

“以前从未见过这一号人。”

“公主殿下和他是什么关系。”

各个知道许久久身份的人惊诧不已,交头接耳,暗自决定要打听霍雨浩的来历,并将他列入观察名单。

“认识也有些时日了,还不知道你的名字?”许久久突然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