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听到是花嬷嬷就受不了了,若是舒嫔到时知道幕后之人跟皇子后妃们没关系,也不知道她的反应会如何激烈,下次,还是换别人来吧。
他的早知道,舒嫔没有听清,但想到吴绍源说的派人去拿幕后之人,她还是收敛了心神,且看他们能编出什么歪理来套在花嬷嬷身上。
于是倨傲看着吴绍源,“好,本宫且等着你说来听听。”
吴绍源清了清嗓子,开始翻着证词一一说起来。
当听到花嬷嬷的亲侄子出现在京都,还欠了赌债被人追债时,舒嫔一不留神,养了许久的小指指甲直接被握断了。
事情很简单也很惨,花嬷嬷才八岁时,家乡闹饥荒,一家人抛家舍业地逃荒出来,逃到隔壁州府时,一家人身上连个破碗都不剩了。
为了能活下去,父母含泪把她卖给了一个中年女人,告诉她只有跟着那个中年女人走,才能吃饱肚子活下去。
她哭着跟中年女人走了,泪眼模糊中,才六岁的弟弟饿得皮包骨,哭都哭不出眼泪来。
她跟着中年女人进了城,第二日城里就热闹起来,百姓们人心惶惶,听说城外的灾民闹事,想要冲破城门进城抢粮仓,不管男女老少都被守城的官兵都杀完了,杀得血流成河,城外就没一块干地。
她虽小,却知道从今以后再没有亲人了,狠狠哭了一场后自己也被带离了那伤心地。
辗转后她进了宫,当了人人恭敬的嬷嬷,以为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但一年前却有人找上了她,递给她一块小儿手掌大小的石头,说是她的亲人来京寻她了。
她认识这块石头,黄白相间的颜色,模样像块被啃了一半的月牙形的烧饼。
是当年她在路上捡到,先是用来哄自己肚子的,后来看着弟弟可怜就给了弟弟。
过了几十年了,却突然有人拿着这块石头找上门来。
自己身处深宫,一年到头也不会出宫几次,她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认出她来的,但除了爹娘弟弟,谁还能知道当年两个饿得半死的孩子用来哄饱肚子的一块石头呢。
一定是爹娘弟弟都不曾忘记她,才会在她被卖了后好好保存这块石头。
她按照约定好的出了一趟宫,见到的是一个年纪看似比她都要大很多的小老头,弯腰驼背,酱黑的肤色,满面沟壑纵横,说一句话要喘大半日,一看就是病了许久的样子。
她不敢认,当年一别,再次见面时,当时饿得只剩一双大眼睛的小小孩童,怎会成了行将就木的老翁。
但手里的石头,还有小老头耳后的胎记都是证据,证明这就是她那个弟弟,原来他还活着,她还有亲人在这世上。
眼见着他咳得喘不上来气的样子,她抹了把眼泪,就要带人去看大夫。
弟弟却摆摆手,说他自己的病自己心里有数,他时日无多,就不要浪费那个银钱了。
又把身后站着的年轻男子拉到跟前,说那是她的侄子,他们也没别的亲人了,等他死了以后请她多照看点。
她看着那年轻男子,却从他身上看不出父亲年轻时的影子或弟弟的样子,猜测是长的像他娘亲。
她点了头,认了这侄子。
看着天色已晚,她着急回宫,留了银钱给他们,交代侄子一定要带人去看大夫。
等她第二次再找到机会出宫,才几日的功夫弟弟已经去了,留下一个侄子满面是泪地等着她。
侄子哭着说父亲去了,去的时候交代他往后要好好孝顺姑姑,若是没有姑姑,当年逃荒时爷奶和父亲就都死在那府城外面了,还交代他以后还要给姑姑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