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雁关大捷,张允他们办一场盛大的庆功宴,犒赏三军。
但第二天一早,张允就收到了急信,边境三大关口之一的宝瓶县失守,胡人入关了!
原来,忽颜卓这次尽起草原之兵,共计二十万大军南下。
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一路去了西北大营牵制西北王,一路去了宝瓶县,最后一路则由他本人亲自带兵,主攻落雁关。
派去宝瓶县的人不多,但也有六万之数。
小小一个宝瓶县自然是防御不住,但宝瓶县其实只是一个先锋站,它后面都是囤积了重兵的军事重镇。
当宝瓶狼烟燃起,后面的重镇自可以快速集结重兵或支援或布兵防守。
但问题就出在它后面的军镇上面。
宝瓶县狼烟燃起后,偌大几座边境重镇,竟无一城派兵支援防守!
只有一城派出了五千援兵,还被胡人派小股人马绕后截获了!
谁也没想到,大云国的边军竟已糜烂到了如此地步!
那六万胡人可不是忽颜卓的本部,他们由不同的部落组成,丝毫没有约束性和纪律性。
发觉云国边境的重镇不过是纸老虎,看到他们过来连出城一战都不敢,一个个顿时膨胀到了极点。
这些人在草原过惯了苦日子,哪里见过中原的花花世界,美酒美食还有美女……
他们被眼前的繁华晃花了眼睛,一路如蝗虫过境,所过之处寸草不生,沿途守军无人敢拦。
那些剿起“匪”来,骁勇善战,动辄灭杀“几十万”反贼的云军,一听到前方是胡人大队骑兵行军,吓得纷纷从心了,隔着大老远地就开始风紧扯呼……
因为信息有滞后性,张允他们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胡人入关半个月之后了。
而且,就算收到消息,他也爱莫能助。
西北大营,落雁关和宝瓶县是边关三大要塞。
宝瓶县重要,落雁关和西北大营更是不容有失。
同样的无奈也出现在西北王心中。
他手底下一共就三万骑兵,被秦峥带走了一万骑,剩余的两万骑军根本无法形成有效支援,而且还会让留守的七万步军变成死棋。
若落雁关和西北大营失守,那云国北方才是再无屏障,胡人从此来去自如,再无掣肘。
如今西北王和张允这边守的固若金汤,还能挟制关内的胡人,让他们不敢在关内久留。
这个年,注定过不安生了。
消息一点点的传来,却没有一个是好的消息。
胡人一路往南……
好几座大城失守……
杀烧抢掠无数……
最后,在云国彻底吃饱了肉喝足了血的胡人大军,潇洒撤军,从宝瓶县又杀了出来,逃回了关外。
云国朝廷负责围堵胡人的大军只能跟在胡军屁股后面吃烟,而凡是和胡人大军正面遇上的军队,基本上都全军覆没。
经过两次胡人洗劫的宝瓶县早已经变成一片废墟,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云国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就连张允的那位便宜二叔——雍王的府邸,因为位置的缘故,也被路过的胡人给抄了。
胡人还留下信息,说让云国拿金银布帛来换他们的王爷。
云昭帝一气之下,直接在朝堂上吐了血,陷入昏迷。
没过一个月,皇都虹城那边就传来了国丧的消息。
而下一任皇帝,是昭帝七子,一个只有五岁的小娃娃。
朝政大权落在了太后手中。
朝堂众人只顾着争权夺利,各地军政一片糜烂,根本没人去在意去安抚被胡人肆虐后变得支离破碎的百姓。
各路起义军揭竿而起。
其中一只名为太平军的起义军队伍,在首领孙承平的领导下,裹挟着无数被胡人残害的无家可归的难民流民一路推进,势如破竹。
短短几个月他们就汇聚了几十万反贼大军,一路攻城破镇轰轰烈烈的杀向了皇都虹城。
张允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整个人都震惊到无以复加!
太平军,那不是原着里秦峥统领的起义军的名号吗?
首领孙承平,那不是原着里秦峥手下仅次于薛贵的另一员大将吗?
他下意识地看向坐在自己身边,陪着他一起看这份情报的秦峥。
“怎么了?”秦峥被他看的心里痒痒,搂过他的腰就要跟他亲嘴儿。
看来是他想多了,现在这个一天到晚脑子里都是黄色废料的玩意儿怎么可能是太平军的幕后主使……
估计是自己改变了秦峥的命运,导致最后的起义军领袖变成了孙承平了。
不过这也太巧了吧!
他们俩的起义军竟然都叫太平军!
张允心不在焉地想着,回神就发现身上的衣服不见了,人也被按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军情军务撒了一地。
“啊……秦峥!你TM是属狗的吗!”
(秦峥:汪~)
……
次日,张允收到西北王急信,让他带着本部的一万兵马,和多余的战马去紫烟城,和西北王从西北各城各洲县抽掉出来的兵马会师。
紫烟城会师后,张允共计统领十万大军,其中五万骑军,五万步军,一路疾行赶赴虹都勤王。
张允他们动身时,皇都虹城此刻已经被六十万反贼大军围住了。
彼时,朝廷剩余的八位王爷,和各路诸侯也各自调动麾下兵马,去虹都勤王。
说是勤王,但除了张允率领的这一支距离最远的西北勤王军在全速赶路外,其余各路勤王军的行军速度却是一个赛一个的慢。
一个月后,虹城城破,太后皇帝自焚宫中,太平军攻进虹城,杀烧抢掠无恶不作,顷刻间,便将繁华的虹城毁了大半。
而这时,原本还在“路上”的各路勤王兵马却忽然脚下有如神助,纷纷在一日之内就抵达了虹城,将这几十万太平军包围在了虹城之中。
太平军不甘想要突围。
但他们说到底也只是一群难民临时聚起来的乌合之众,凭着一股戾气杀入了虹城,摘到了胜利的果实后,便再没了之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冲劲狠劲。
人数再多也不过是一盘散沙罢了。
太平军被守株待兔的各路勤王人马杀的人仰马翻,兵败如山倒,最终只剩下首领孙承平带着四千余孽匆匆逃走。
各路诸侯王起先在包围虹城时,已先达成了一个约定——
谁杀了太平军首领孙承平,为皇帝报仇,抢回玉玺,就尊谁为帝,自然不能放孙承平逃跑。
太平余孽被各路诸侯一路急追,慌不择路下正好撞上了一路疾行,此刻才匆匆赶来的西北军。
孙承平自刎而亡,四千残兵尽皆降了张允。
玉玺自然也落到了张允手中。
张允傻眼了。
后面追上来的各路诸侯也傻眼了。
他们自然是不服的,纷纷要张允交出玉玺,否则群起而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