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安早就已经看过成片了。但此时在电影院再看一遍,心里面还是有一股沉重感。为了新中国,那些先辈们真的是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为民族不惜自身。
《十月围城》经过李怀安的终剪之后,主线突出,人物鲜明。打戏精彩,后面的追逐戏也是一环扣一环,情节随着节奏推进而引人入胜。大多数的国人身上,都有着厚重的家国情怀。这或许是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所沉淀在血脉中的。
是以历朝历代,每当神州大地风雨如晦时,就会有无数的仁人志士站出来。为这个国家,为这片土地而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这种大义,这种情怀,外国人不会懂。而中国人一看就能明白。所以李怀安觉得,陈得森没有必要拍那么多的小故事来详细解释邓四弟、方天、王复明等人为什么要去帮李玉堂和陈少白,为什么会去甘心赴死。
没必要!这是极其光荣伟大又正义的事业。为了大义,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也是李怀安把很多镜头给剪了的原因。像沈重阳,本来就是个烂赌鬼,甚至还被阎孝国收买。他可以用女儿来让他转换立场。但王复明和方天方红还有邓四弟就完全没有必要详细描述他们的故事了嘛。
不然观众会以为邓四弟因为李玉堂答应给他讨老婆,他才会给李玉堂卖命。这样就会削弱主线,并破坏电影里大家为了革命而义不容辞的那种感觉。
《十月围城》上映之后,好评如潮,一周之后票房就超过了《三枪拍案惊奇》。
因为口碑和上座率,各大院线也随之调整了自己影城的排片率。这下好了,有人不高兴了。
张伟屏在媒体上抱怨:“我让多少家发行公司和院线公司赚了大钱?现在院线公司却为了赚快钱而打压我们的电影。真的是让人心寒。而且电影还没有下映,票房谁胜谁负还没定呢。”
张伟屏还是干了点好事的。虽然他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多赚钱,虽然他的依仗是张一谋导演。但华夏电影院的最低票价提升,以及片方的票房分成从最早的38%到如今的43%,张伟屏是出了大力气的。
而两年后,他更是以《金陵十三钗》来要挟院线,要把票房分成提高到45%。
张伟屏的抱怨,引起了媒体们的极大关注。他们本来就看热闹不怕事大,唯恐天下不乱。于是就采访张伟屏,问他所指的院线赚快钱的电影是不是《十月围城》。
张伟屏有张一谋在手里,在娱乐圈横行霸道多年了,他也没有什么可以顾忌的,直接告诉记者,他说的就是《十月围城》。还说在他看来,《十月围城》并没有《三枪》好,只不过是借了明星以及孙先生的名头等等。
然后记者们开心的记录下张伟屏的言论并发表之后,又掉转头来找李怀安。问李怀安对于张伟屏的看法,他的感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