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乾坤说:“我读东西喜欢记笔记,乔老师能不能帮我看看,我解读得会不会离题万里。”说完他拿出来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黑色钢笔。
看着乔校长手里合拢要递过来的诗集,他很热情地说:“乔老师,请您一定要给我签个名!”
宋乾坤就着他的手,把书翻到扉页,把钢笔拧开递给他,蹲下身帮他固定住扉页让他写字。
乔校长接过笔,沉思半晌,郑重地给他签上名字,后边还附上四个字——敬请惠存。
他送出去的书多了,这是第一个请他签名的读者,他以为自己的书多半没有人会耐心翻着看,现在这孩子不仅读了,还背了,还做了读书笔记。
客厅内坐着的其他人,看这两个人聊得忘乎所以,还能亲昵地靠着签名。
都只能在心底仰望着宋乾坤惊叹。
这谁家的孩子,力挽狂澜于未倒,生生地把高不可攀、拒绝交流的冷面王聊成神态温和的老师。
他们觉得人生观崩裂了,看看人家的身段,该低的时候能放得如此低,偏偏你还很喜欢,很羡慕,生不出半分反感来。
宋乾坤接过书,很认真地看了看,读了一遍,仰头无声的笑,一副终于得偿所愿的开心模样。
乔校长那戒备森严的堡垒都被这天真的姿态打动,他说:“还不赶紧把读书笔记拿过来?”
那声音温和得让大家的眼珠子都要跌下来。
“老师,遵命!”
乔校长翻开笔记本,就看到扉页上的题词,落款是单县长的名字。
就指了问他缘故。
宋乾坤抬手拎过一个矮小的凳子,在他腿边坐了,把笔记本翻到最后边,那里贴着他在洛阳日报上发表的两篇文章。
他指着配图说:“单县长下乡参加活动,我帮忙照相,觉得我有些天赋,她就指点我写了稿子,后边这个是我前两天才发表的发生在我身边的一场悲剧。”
乔校长静静地读了,文笔十分干净,也很能带动情绪,确实有天赋,耐心培养,是根好笔杆子。
“半个月在《洛阳日报》刊登两篇作品,可见写作能力十分突出。”他出声肯定了宋乾坤的特长。
乔校长翻看一些笔记,有其他内容的,大多是读他诗作的见解和困惑。
再翻到前边的一些剪贴的报纸上,竟然都是和他相关的一些新闻,或者是他的作品,时间都能翻到三五年之前。
他翻看那些东西,仿佛把这几年的时光都一一重温。
他很久都没有这样认真地思考过往事,这个孩子今晚给他看到了他很清晰的人生轨迹。
能和他交流这么久,还让他十分愉悦,难得。
他抬手拍拍笔记本,对宋乾坤说:“你这本子先留在我这里,这些东西需要静心才能读,我这几天心不静。你明儿去学校报名,开学后咱们再探讨诗歌。”
宋乾坤大喜,起身朝他鞠躬,连声道谢:“乔老师,您真是我的恩师,我太高兴了,太高兴了,我得送您一个礼物表达一下。”
他这话满座俱惊,都达到目的了,还画蛇添足干嘛!
这是不是得意忘形呀!
关键时刻智商掉链子!
乔校长拧着眉头,严肃地看着他:“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张校长连忙在他身后戳戳他的背,示意他不要继续。
王老师恨不得把他打晕了扛走。
宋乾坤感觉气氛不对,他困惑地说:“都做出来了,我准备了好久,不送我不甘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