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村村民开始还挺高兴,看到挖土机挖村子的沙子时,脸都绿了,本想白使唤一下人,却吃了亏,眼睁睁看着砂子被挖走一大半。
李三彪不大功夫,就挖了几千方砂子,装车运到了古北水镇的露天砂石场,分别过筛,给自己的工地省了一笔开销。
最后李三彪留下了五台挖机在古北水镇,规定哪个村还想用的话都可以按刚才的模式,白白租用,但附近村民再也不敢随便找挖机挖土了。
李三彪倒不是抠,他得树立市场经济概念,不能让村民养成白吃白占,不劳而获的思想。
他深知某种思维一旦养成,对人心的影响是巨大的。
比如要是某人在开始工作的时候,有了一次暴富的机会,这辈子他也不会再努力工作了。
换做某个地方也是一样,就像某些酋长,开始有了一次资源或者投机暴富的体验,以后这个地方很多人就不会想着辛苦搞实业,开工厂,总想路径依赖。
李三彪就不能让附近村民因为一个旅游小镇的开发,就变成路径依赖,将来跟不上时代,或者干脆形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己的小镇就成了附近村民的肥羊,黑导游、黑司机、黑饭店宰客之类的会层出不穷,无法应付。
此时各企业都十分迷信东洋挖机,认为国产挖机质量不行,三天就得坏。
他们不可能知道,后来会出现像三一重机和徐工机械这样的国内知名挖掘机品牌,同样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拥有可靠性不次于小松、三菱和利勃海尔的产品,更不会想到徐工机械这个险些被外资以不到四亿美元收购的公司,将来会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五位。
这证明龙国没有李三彪,将来也能克服困难,自主开发出工程机械,李三彪的到来,只是让这条路走的更顺些。
在古北水镇测试之后,李三彪就把剩下二十台挖机,以每台12万元卖给了罗布泊盐矿,同时还有三十台推土机。
现在的修路计划是,从吐路翻和罗布泊两个方向同时开工,逐渐向中间推进,最后实现两条路的交汇。
盐矿筹得的20亿建设资金里的大多数经费,是拨付给了吐路翻方向,用于购买水泥石子,而这边只需要用挖出来的钾盐盖房修路就行了,根本不需要材料费。
而李三彪找到钾矿的消息,也被广泛传播,虽然名义上,大家都把发现权归属于彭家牧,但多数人都认为这其实是李三彪发现的。
李三彪收到全国各地农业专家的信件,其中一封来自湘省,署名袁老爷子,希望李三彪提供钾肥样本,以便他进行杂交水稻的科研。
还有一封来自鲁省,发信人是学科学用科学标兵李灯海,希望李三彪可以寄给他一份钾肥,认为可以进一步增加“掖单2号”杂交玉米的产量!
报纸上对保城机械厂的北斗牌国产挖机做了大篇幅报导,
为了打开市场,李三彪特意在报纸上打广告,但竟然反响平平!
李三彪派出的业务员回来说,他们跑了好几家地方施工企业,都看了报道。
但工地的负责人没一个不信任记者的稿件,说他们肯定是收了李三彪的好处,才给他吹得天花乱坠。
李三彪道:“那咱们把挖掘机开到他们工地,让他们试试还不行吗?”
厂长对李三彪私下道:“咱们北斗挖机卖的太便宜了,而且也不需要外汇,弄不来外汇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