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买了那么多粮食,后面又给了吴家不少银子,今日更毫不犹豫的拿出了七两送三房的去学艺,现在又说要买宅子。
天呐。
张桂芳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日后的日子。
要真让她搬去了镇上的宅子住,那她岂不是就是少奶奶了?
到时候回娘家,村里那些人还不得眼红死她,恐怕就连娘跟爹,都得上杆子来巴结她吧。
“是啊娘,咱们不能想一出是一出......阿!”
钱旺话还没说完,腰间的肉就被人狠狠一拧,疼得叫了出来。
在钱旺看过来的时候,张桂芳不满的瞪了他一眼,随即挤上前攀上了钱老太的手,一脸支持,“娘,我觉得啊,在镇上买宅子,确实是个好主意,不然咱们这么一直住在吴家阿,可不是个办法。”
谁也别想阻拦她当少奶奶,过上好日子。
钱老太不着痕迹的把胳膊抽了回来,淡淡了应了一个“嗯”字。
躺在炕上的欢宁更是翻了一个白眼。
这二伯娘,怎么哪里都有她。
就知道嚷嚷,一份力都出不着。
孙翠翠想了又想,很快的就明白了自家婆婆的想法。
石头村,他们是回不去了。
光明村,现在村里有几户人家对着他们有意见,还连带着连累了一把吴家。
说到底这里是美仁的娘家。
他们一大家子一直住在这里也说不过去。
去其他村里落户,有着大福在估计没几个村能够容得下他们。
若是离开吴家,他们就只有在镇上买宅子了。
“娘,你是怎么的想的?”孙翠翠问道。
娘是个有主见的。
既然说了出来,那就是不是空口白话。
“我仔细想过了,咱们一大家子,是不能一直住在这里的,就算是钱老太他们允许,咱们自个也不能允许一直赖在这里。”
张桂芳的头都要点成了拨浪鼓了。
无论钱老太现在说什么,她都是举双手赞同。
只要给她去镇上大宅子住,怎么样都行。
钱老太继续道,“一个月后美仁学成,她是个刻苦的,如果能够留在绣坊里边,那就是长期有着稳定收入,一年下来能盈利个9600文。”
“我这几日,也去镇上那些个摊贩里瞧过了,到时候咱们去镇上了,老大媳妇你的手艺好,可以做些面饼馒头去忙工的地方卖,一个糙面馒头,人家卖两文钱一个,咱们就卖上三文钱两个,还可以做些大饼之类的能够填饱肚子的东西,那些个汉子,忙工累了都是在小贩边上解决吃食的。”
“老三的话,镇上的店铺里的木匠活也比村里头的多,去熟悉熟悉,不愁没有活计干。”
孙翠翠一点就通,“那这么说的话,咱们搬去镇上的好处倒是挺多的,一来镇上有什么活计,相公也能够得知消息够快,不用一传一的靠人家通知赚咱们的中间费,二来我早起些,还能够在集市上占到个好位置摆卖,三来,美仁日后去绣坊工作,回家也方便,不然每日都要从村里来来往往,可都是好几个时辰的功夫。”
别说什么在村里也能去镇上摆摊子。
晚上忙完家里的事情,已经是深夜了,莫不是还要睡上个两个时辰后忙活着爬起来去做吃食,再推着车子走上一两个时辰的路程去到镇上去。
且不说吃食冷了,等她到镇上,好的位置早就被旁的人给占了。
就算能够卖出去,回来又要走上好些个时辰。
这一来二去,身子根本就熬不住。
有一个这么懂自己的儿媳,钱老太别提多欣慰了,“老大媳妇,你说的没错。”
其中最重要,当然还是她们的福妞。
钱老太回头看向了欢宁,一脸的慈爱,在欢宁对她扯起一个无齿笑容时,心里跟个明镜似的。
他日福妞带来好运,她们也不必藏着掖着了。
更不必对一些没必要的人示好。
人心啊,终究是喂不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