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女帝的贴身狂臣

第107章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大周太子?周思羽?

苏辰眉头紧锁。

来到大周王朝这么长时间,一直都没有听说大周太子有什么过人之处,反而贬低的言语不计其数。

难不成,这人在藏拙?

孙清幽察觉出了苏辰的异样,随即轻笑着道:“苏将军,你肯定认为,太子殿下只不过是庸碌无为之辈,不值得效忠对吧?”

“实际上,你知道的那些消息,都是太子殿下安排人放出去的。”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德妃娘娘那里放松警惕。”

说到这里,孙清幽淡然地指着眼前的客栈,平静地道:“将军,不止是你们住的这个客栈,这整条街都是太子殿下的产业。”

“甚至,大周三教之一的太平教,也是太子殿下一手创建的。”

“军队之中,也有数十万的拥护者支持他。”

苏辰挑了挑眉,诧异地看了一眼孙清幽。

如此说来,这大周太子,城府极深啊!

能够一直韬光隐晦,避其锋芒,这份耐心的确非常人所不能及。

“所以将军,你要不要加入我们,替太子殿下效力!”

“一旦推翻了德妃娘娘,太子殿下继承大周皇位,便可保将军从此衣食无忧,不必担心大夏大军的追捕。”

孙清幽非常认真地道。

苏辰笑笑不语,没有接孙清幽的话。

如果没有认识姬如雪,那加入孙清幽这队伍,倒是也无伤大雅。

可如今,自己很清楚!

姬如雪跟这太子殿下,两者之间必有一战!

“将军,你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姬如雪那里,斗不过太子殿下,也斗不过德妃娘娘的,你为何就不能选择太子殿下呢!”

孙清幽整个人都有些急了。

苏辰淡然一笑。

“孙坊主,不必多说了,这件事到此为止。”

“近仙宴的事情,苏某不参与。”

“你们之间的争斗,与苏某无关。”

“玲珑,送客!”

孙玲珑点了点头,目光平静地望着孙清幽。

“姐姐请吧!”

孙清幽眸子一沉,也没有继续说什么。

“将军,如果你这里想明白了,可以来天音坊找我。”

说完,孙清幽转身离开了客栈。

孙玲珑咬紧嘴唇,有些歉意地望着苏辰。

“相公,对不起,如果不是因为我的话,你也不会被卷进来。”

苏辰摇了摇头,眸子略微闪动。

“目前的京城,对于我们而言,并没有那么危险。”

“因为太子和德妃娘娘还在争斗,而我们就是其中的筹码。”

“换一句话来说,德妃想要我们死,那太子就要我们活。”

说到这里,苏辰沉默了一会儿道:“可一旦他们分出高下,我们这里要是不站队,便会十分危急。”

孙玲珑连忙握住苏辰的手臂,认真地道:“相公,那我们离开京城吧!”

“远离这是非之地!避开这些争斗!”

苏辰嘴角微扬,拍了拍她的手臂。

“这倒是不用。”

“这般混乱,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苏辰很清楚,如果自己不管不顾,放任这一方壮大,那情况就真的糟了。

自己目前要做的事情很简单!

把这水彻底搅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精彩纷呈宋王朝
精彩纷呈宋王朝
拨开迷雾看宋朝真实历史:斧声烛影是真的吗?王安石、司马光谁对谁错?岳飞为什么被杀?赵构为什么重用秦桧?韩侂胄是奸臣吗?贾似道真的一无是处?文天祥是怎样一位状元?等等等等
山谷吹风
亮剑:让你杀鬼子,你成立特种部队?
亮剑:让你杀鬼子,你成立特种部队?
退役军人李飞宇穿越到异界,成为了抗日英雄李云龙的结拜兄弟,凭借超级军备系统,他在战争中大杀四方。鬼子?来一个杀一个,老巢都给你端了。特战小队?试试我军备系统的厉害呗。想杀我兄弟?那你怕是没见识过我现代特种作战部队的厉害。……欺我中华者,必诛!
卫家报国
大秦:我摊牌了,陛下,我是穿越者!
大秦:我摊牌了,陛下,我是穿越者!
穿越大秦,明远苦头吃遍。于是乎索性摆烂,冲到天子车驾前,当场自曝身份。始皇帝:“什么?真万世基业,竟然二世而亡!”“奸人赵高!也敢霍乱朝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罗马、希腊竟敢自称帝国?”明远怀抱娇美公主,坐拥金银无数,无比诚恳道。“陛下,小婿我可是穿越来的,我能骗您?”
书君来也
崛起在漠北
崛起在漠北
书中主人公无意中穿越回到明末,成为大明辽东开原总兵的儿子。在明清的萨尔浒决战中因父亲所部战败失城惧怕朝廷惩罚,在清军的步步紧逼追剿下,不得已主人公父子和开原诸将领率领开原守军及百姓,迁徙到漠北的布里亚特草原立足(今俄罗斯赤塔州和布里亚特共和国等外贝加尔地区)。并以此为基地,逐步团结、征服、融合蒙古高原及西伯利亚等地的北亚诸民族,然后西逐俄罗斯,东灭满清政权……并最终奄有整个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中亚
当时明月在99
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
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
天下间,万物皆有。蛊师以蛊虫的诡异令人闻风丧胆,不寒而栗。武夫以罡气大杀四方,生命力旺盛,甚至说是恐怖。修士魂入天地,与天地一体,与万物同心。天下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海,是百万丈竹尺探不到底的江。朝廷便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一艘船,若是大海平常,少风少雨,便可安稳。若是风起云涌,一刻的大意,便是顷刻颠覆。
又是二十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