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一个人就吃了两个,刘氏吃了一个,李三高吃了一个,杨氏吃了两个,李应和小张氏并没有吃到。
秦念不管他们怎么分配,送给人家就是人家的,但是他没有想到杨氏能一人独自吃了两个,她是按人头数送过去的,可见杨氏的心里真的没有李应两口子。全家给了妞妞两个也可见是真心疼爱妞妞。
秦念临走时偷偷把小张氏叫出来,跟她提议也卖小笼包,可以每天蒸好了,然后搭他们的驴车去镇上卖,每天卖的也不用多,十屉就够了,也能对家里有很大的改善,卖完了自己走回来。
因为秦念要去县城卖,毕竟镇上的人流量有限,还有别的卖包子的,能容纳小张氏的十屉就已经不错了。
小笼包不是什么独家秘笈,任何人看了都能做,只不过胜在点子新,与其让别人学了去,还不如教给小张氏。
小张氏千恩万谢送走了秦念。
随后秦念带着李湘去了县城,当然是坐车去的。
两人先定做了二十个小笼屉,又买了五十斤面粉,家里的花生豆不多了,又买了十斤花生豆。
这个时代的花生还不知道能被用来榨油,大部分都是刚收获的时候煮着吃,或者就当零嘴似的那么生吃,利用率简直创新低。
而且人们都舍不得用油炸东西,所以也没人把花生炒来吃,花生的价格自然也不高,八个铜板一斤。
秦念也没说花生可以榨油的事,没准有一天能用上了就又是个新方子。
又杂七杂八的买了一些,再多就拿不了了,两人才罢休。
秦念急着回去,还有许多事等着她做,要想小笼包还能不能多弄几种馅,算算成本定下小笼包的价格,还要把被李湘褪了皮,开膛破肚的野鸡做成叫花鸡,还要处理前几日摘的蓝莓,想想头就有些大。
不过有事做总比没事做强,忙起来就不会想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