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高和刘氏今年六十岁了,已经算是高寿,两人年轻的时候在县城做工,李三高在客栈做账房,刘氏在绣房做绣娘,都没有经历过生活的重压,没有被繁重的农活压垮,所以身体还算是硬朗。
李三高家境原本还算不错,八年前,唯一的儿子去省城打工的路上被驴车撞了,赶驴人跑了,李三高的儿子重伤,银钱花了不少,亲戚好友借遍了,最后命也没救回来。
李三高家就这样破败开来,陷入困境。
当时李三高十二岁的大孙子李征还在双鱼镇上读书,发生了这样的事,李征主动提出弃学,节省开支。
李征八岁入学,当时已经读了四年,李烨虽然比他低一个辈分,但是因为只比他小两岁,算是同龄人,天天跟着他往镇上跑,偷偷在窗外听先生讲学,就这样偷听了四年,直到李征退学。
退学后两人四处打工做活、下地上山,直到四年前征兵。
李征的弟弟李应本应该跟着李征一起被征走,朝廷根本不管人多少岁,只要大于十二岁都达到了被征的条件。
李征却提议家里,卖几亩地,用银子免了李应的徭役。
当时李征刚成亲,妻子张氏怀有四个月身孕,不知男女,若是李征和李应都应征了徭役,万一有个意外,家里就绝后了。
李征刚走五个月,女儿妞妞出生了,李征三年只见过妞妞两次,妞妞更是不认识父亲。
一年前,李征死了,消息和骨灰遗物是李烨带回来的,得到消息的不到一个月,李征的媳妇张氏,抛下女儿走了,再也没回来过,妞妞成了没爹没娘的孩子。
李征其实是剿匪死的,李烨为了让李三高两口子心里有安慰,便说是战死的,为国捐躯。
李烨和李征不在一个营,他之前也没有往家带过消息,不知道往家乡带战死之人的消息是怎么个流程。
李征与他关系很好,他听说了之后偷偷跑过去看遗体,为此还挨了军棍。
这时李烨才知道,朝廷对于剿匪而死的兵丁,没有抚恤金,而战死的兵丁,抚恤金才一钱银子。
李烨曾经剿匪的时候,在一个贼首身上摸到过十两银子,当时没有上交,回家的时候给过家里,手里还剩几两。
于是给了李三高三两,说是李征的抚恤金,也算是一个安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