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韩清正闻言,则是笑了笑:
“哪里,猎影还要拜托陈工你。”
“来吧,去试一下。”
众人的目光,都是汇聚到了机甲库中,那台银黑色的高大机甲上。
高40米,和机甲库里其它的机甲相比,都是最鹤立鸡群的。
而且猎影的外形并不笨重,看起来甚至非常体态修长,很是灵活。
和之前相比,现在这台猎影最大的变化,就是在机甲背后。
之前在机甲库背后,是安置着内置的武器匣子。
无论是小型化的电磁炮,还是“游龙”,都是放在里面。
可是现在,在猎影的身后,多了一个“X”形状的装置,看起来就好像是一个侠客背着双剑。
“我们用了最新的材料,打造了这两把近战用的长刀。”
“而且——”
陈仁坤拖长尾音,在笔记本上按了一下。
唰——
这两把长刀折开,里面竟然是空心的?
“我们想了想,重新打造近战兵器太麻烦了。”
“所以干脆将武器匣,也改成了近战装备。”
韩清正大吃一惊,他看着机甲背后的长刀,问道:
“可是这样的话,不怕里面的装备会在碰撞中,受到损害吗?”
“我们也考虑过这个问题。”陈仁坤轻咳两声后问道:
“等到你要用上这两把兵器的时候,肯定是危急时刻,估计电磁炮和游龙武器系统,都已经没法用了。”
“所以这算是留给你最后的底牌。”
韩清正闻言,一愣。
好像说的,有点道理。
可是,有好像是哪里不对。
武器匣,能拿来当武器的吗?
“这也是我们设计小组里一个小年轻提出来的计划。”
“这不是上头看到你在这次对付怪物的战斗中,想法非常独特,所以提倡了一下,更加重视年轻人的想法嘛。”
韩清正没想到,这最终源头,竟然还是自己?
“不过我们也测算过了,这个方案很不错,所以才装上了。”
“对了,今天还有另外一件事要你办的,老苗,你来说说。”
陈仁坤侧过身子,将苗庭言叫了过来。
“怎么了?机甲有问题?”
陈仁坤闻言,脸皮微微一抖,咬牙说道:
“老苗,我的技术你还不信?”
就像是万年冰山一样的苗庭言,脸上露出了鲜少的笑容。
“逗你玩呢,机甲检修完就让韩清正这小子上去吧。”苗庭言看向韩清正,说道:
“对了,今天会有参加机甲选拔的人来参观,所以你表现地,就是……”
“用你们年轻人的话来说,就是表现地酷一点。”
“待会儿我们还会安排一场实机战斗,你悠着点。”
许子潜在一旁补充道:
“就像你之前用游龙那样,怎么帅就怎么来。”
“不要一下子就将对手打倒了,尽量帅一点。”
韩清正摸着鼻子应了下来,在去一旁换单兵作战装甲的时候,对许子潜问道:
“这表现是咋回事?”
“原本应该不是我上的吧?”
许子潜帮他穿上单兵作战装甲,乐呵呵地笑道:
“这不就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本来确实已经有人选安排了,但是表演的机甲就是几台普通的龙系。”
“刚好你来了,苗工就决定临时换人,叫你上了。”
“谁让你的专属机甲那么酷?”
许子潜小声地说道:
“师弟你不知道吧?现在在整个联邦,甚至是月球基地市和火星基地市,你这台猎影都是最有知名度的机甲。”
“仅次于那些台四级机甲!”
因为穿上了装甲,所以韩清正只能通过耳麦和许子潜交流:
“啊?”
“真的?”
“师弟你都没上网的吗?”许子潜惊讶地问道。
“偶尔上去查一下资料吧,这段时间刚好在写论文,至于其他的都没怎么关注,反正看新闻和情报,内网上不是每天都更新吗?”
其他的八卦新闻,短视频啥的,韩清正都不怎么刷。
就连新闻,现在都不在互联网上看了。
毕竟,内网上的新闻和情报更多,准确性也更高。
“嘶!”
许子潜倒吸一口凉气,说道:
“你这是提前步入退休生活啊!”
“师兄说笑了,哪里可能这么早退休啊?”
“额,你说的也是,听说上面又开始研究延迟退休的事情了。”
许子潜嘀嘀咕咕,说着猎影机甲现在在网上究竟有多火,而韩清正则是进入了机甲驾驶舱。
“对了,师弟,你说要写论文,要不要师兄我出手?”
许子潜后知后觉地问道。
“额,已经写完了,前段时间投稿,现在已经开始审稿了。”
韩清正连接上神经通行链,猎影的引擎开始转动。
银黑色棱角分明的机甲头部,如同拉长“V”形的眼睛部位亮起橘红色光芒。
“这么快啊?啥方向的啊?”
“机甲自检完成。”韩清正一边检查着机甲自检情况,一边说道:
“信号传输的,基于A3型信息熵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嗯,还行,不过范围太大了,是初步研究吧?”
许子潜检查着平板上,猎影的情况,忽然间愣了一下。
“哈?”
“这不是和神经通行链有关的研究吗?”
“你还懂这个?”
“不对,你的论文写完了?”
许子潜一下子变得激动起来,在耳麦中大喊了起来。
韩清正的这篇论文,就是在赛博龙宫中,构建虚拟世界的基础科技论文。
能够加快信息信号的传输,甚至能够做到几乎毫无延迟。
脑信号上传,主机处理,主机模拟,虚拟世界模拟。
这个步骤中,每一步都要时间,积少成多延迟都会非常夸张。
可是赛博龙宫的虚拟世界,能够做到信号同步。
几乎忽略了中间主机处理,主机模拟的时间。
大脑给身体下达的神经信号,同时出现在虚拟世界中,所以可以做到没有丝毫延迟。
而神经通行链也是如此,甚至还不如。
一台机甲高40米,比人类的身体不知道大了多少倍。
就算是以神经信号的速度来传递,也肯定不可能做到和身体一般如臂使指。
机甲的神经通行链,其实就是在尽快传输驾驶员的神经信号同时,也会用分布在机甲各处的副计算机“预判驾驶员”的动作。
例如你想要抬起手臂,神经信号的传播速度再快,人体的手臂才一米多长,可是机甲的手臂却有20多米啊!
这延迟是不能轻易忽略的,特别是在战斗中。
可是如果通过计算机来计算,你有抬手动作的趋向,那么位于机甲手臂中的副计算机就会计算动作可能性,提前调动机甲手臂。
“神经通行链这么难和驾驶员匹配,就是因为有的人的动作,计算机没办法计算出来。”
“但是如果可以改变信号传输的方式,那神经通行链的匹配难度将会大大降低啊!”
“卧槽!”
“卧槽!”
“卧槽!”
“许子潜,你在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