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

第86章 重回皇宫

高宗李治返回宫中,随时想起武媚娘,几乎是白天无心吃饭,晚上睡不着觉的样子。

皇后王玉燕瞧见他去感业寺上香回来就这样丢了魂失了魄,料定他有牵心事,就委婉地问:

“陛下从感业寺回来就寝食难安,心里有什么牵挂的事?”

李治说:

“先帝的武才人在感业寺出家为尼,我见她青灯佛卷,内心凄苦,早晚要老死庙宇,让人颇为于心不忍。”

玉玉燕说:

“莫非你和她已有前情,割舍不下?”

李治说:

“是这样,我想接她入宫,又怕她曾是先帝嫔妃,众人必然反对,正在为难。”

王玉燕说:

“她既已出家为僧尼多年,前边的经历已经不属于她,你召她回来,估计没人反对。

看你白天无心吃饭,晚上睡不着觉这么折磨自己,你不如快召她进宫,从此你也心安。”

李治见王玉燕不加反对,心中大喜。

从此时常吩咐身边侍从去感业寺看武媚娘蓄发情况。恨不得她的头发一天恢复到出家前模样。

武媚娘蓄发没多长时间,即两鬓泛黑,又暂时添些假发,盘成云髻,居然看上去和在皇宫时没啥两样。

于是她决定跟随着宦官入宫,去拜见李治。

李治见她神采焕发,头发浓密,已有雍容华贵的仪表,越发欣喜。满心喜悦地领她去见皇后王玉燕。

皇后面带微笑迎接,武媚娘越忙下跪,接连磕头。王皇后也赶忙答礼。

两人说了好多热情客气的话。

王皇后对武媚娘说:

“武美人,我安排你在正宫左侧偏殿居住吧,我俩挨得很近,常来常见,平日随时可以说话聊天。”

王皇后还安排了十多名宫中婢女,伺候武媚娘的日常饮食起居。

到了傍晚,高宗李治退朝回后宫,来到武媚娘住处,武媚娘安排宫中婢女做了丰盛的饭菜,招待李治一起吃饭。

李治坐在上坐,武媚娘坐在下首,邀来王皇后一旁作陪,三人欢声笑语,开怀畅饮。

武媚娘对皇上、皇后都彬彬有礼,言行得体。

酒罢席散,王皇后归宫。李治拉着武媚娘的手走进寝室。

这一晚两情相悦,颠鸾倒凤,男欢女爱。

当年他们偷情时,狂喜中带着恐惧心慌。现在是喜悦畅快且安心无忧。

高宗李治对武媚娘越看越喜爱,想捧个太阳给她,怕她嫌烫,想摘个月亮给她,又怕她嫌凉。不知到怎么待她才算心安。

平常日子里,王皇后见了李治就夸赞武媚娘如何温良恭顺。

李治更加欢喜, 封武媚娘为““昭仪”。自此宫中皆称她为武昭仪。

李治既移情别恋武昭仪,萧淑妃那边去得少了。

武媚娘一入宫,萧淑妃觉得立竿见影自己被冷落,她视武昭仪为情敌,心里又急又恨。

又加上武氏只是讨好亲密王皇后,根本不正眼瞧她,一天,萧淑妃幽怨地对李治说:

“武氏这人心术不正,心机很深,是个势利小人。

望陛下提防她,疏远她。”

李治根本不想听有人说武昭仪不好,越发冷谈了萧淑妃。

武昭仪挤倒了萧淑妃,下一步又要扳倒帮她入宫的王皇后。

王皇后对待后宫上上下下,没有什么恩情。

王皇后的母亲柳氏,自以为是皇后的母亲,言行一向傲慢。

因此后宫“尚容”(女官名)以下的中下等宫人,私下对她品评很不好。

武昭仪做法完全相反,他对尚宫中下等宫人刻意笼络。

武昭仪每得到皇上学赐,从不独占,喊来宫中尚容吩咐道:

“快把这些东西拿去分给大伙儿吧。”

宫女们对武昭仪心怀感 恩,愿意为她充当耳目爪牙。

武昭仪让她们盯着皇后每天的一举一动,王皇后每天做了什么,武昭仪全知道。

王皇后每天言行,没有什么违反法规道德的地方,武昭仪一时抓不住她的罪错当把柄,没法掀翻她。

永徽五年(654年)闰四月,长安的天气已经十分炎热。

高宗李治领着妻妾、太监、侍卫及部分侍臣去陕西宝鸡九成宫避暑行宫暂住。

这里是渭北高原,海拔高,夏天没有酷暑,气候凉爽宜人。

避暑宫殿建在杜水河北边的的天台山上。

有一天夜间突然下起了大雨,水象从天下泼下来一样。

大雨吓了一整晚,到了天蒙蒙亮,山洪下来了。

浑浊的洪水冲入宫门,卫士们吓得惊慌逃散。

领兵守卫行宫的郎将薛仁贵喊道:

“天子有急难,你们敢怕死,自顾逃散么?”

他登上宫门上方的横木,大喊呼喊:

“洪水来了!赶快往高处躲避洪水啊 !”

“洪水来了,快去安全的高处啊!”

高宗李治本来被一夜哗哗的暴雨声吵得没怎么睡着,他听到喊声,赶忙招呼宫人一起到宫内地势高处规避洪水。

极短的时间内,水势猛烈上涨,淹进部分宫殿中。

行宫边上的杜水河水位暴涨,淹死并飘走了河岸附近村庄农民三千人。

随后恒州又报发生大洪水,因为滹沱水漫过河堤,河岸附近地势低平的村庄里的农民被洪水淹死冲走了五千多家。

发生了大的灾情,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也没有奏请皇上停止避暑休闲,布署安排救灾。

宫廷里面仿佛没事一样,灾民百姓只能自认倒霉。

这时武昭仪已怀有身孕,她满心希望自己生个儿子,她也能母随子贵。没想到生下一个女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永嘉十二年,苏州府大水,房屋倒塌无数,良田被淹无算,数万百姓衣食无着,成为流民。李想穿越过来,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丐帮弟子,就在他感叹着老天或者系统不公的时候,却被一阵吵杂声惊醒。只见几名彪悍的汉子忽然闯了进来,为首的却是一名体型壮硕,膀大腰圆的少女。少女手提两只硕大的铜锤,至少五六十斤,这彪悍模样,后世的举重运动员,都没法比,这么猛的妹子可真是......没见过。少女环顾一圈,最后看到了李想,脸上露
佐蓝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本书融合科举+感情+朝堂+官斗+战争等各种元素)赵琳,本是华夏最为年轻的古文学教授。穿越后,成为了大周一个享有“文曲星”“神童”人设的少年童生。却被提学大宗师,断定为“为人轻浮,终生无成”。面对人设的即将崩塌,他凭借着两世的超凡智商、才华,一举拿下院试案首。乡试中,更是一举夺魁,成为解元,夺得“中原第一才子”的名号。他鸿运滔天,救下的乞丐是书画诗词四绝的江南第一才子。大周魏王、未来的储君、皇帝,
林桐
站奴
站奴
难不成是因为前世随意断更,竟遭老天恶意穿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主角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更可气的是现在自己的身份竟然是一名奴隶。前身跟随着同样的三蕃俘虏来到了这被认为是苦寒之地的东北,被发配作了一名可怜的站奴。此时他发现驿站内只有一人看守……于是他决定反抗!“毋宁死,不为奴!”(本书别名:我在东北建八旗)
晓晓松松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