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你以为结束了,其实远远还没有结束。就像张太平的父亲,他总觉得要给自己的小儿子张太平留个后。这不,以前的儿媳李凤英已埋入了黄土,也不指望她生了,这不,就只能想别的办法。
老头给自己的儿子打电话:“太平,你想清楚,现在要个孩子我和你妈还能给你看。你要是这么一下晃荡下去,你老了谁给你养老送终?”
“爸,你有什么话就直接说。”
“我看大海家刚生的这个孩子就不错。你要是点头,我就过去商量,只要你准备好钱。咱都是一个村的,好商量,给个元就行了。”
手机那头,张太平嘴张成了O形,能塞进一个鸡蛋。
自家父亲这算盘打的精啊,人家外面现在元,你想出元?你疯了不成?
“爸,人家给就行。”
“那行,这事说好,我就给你把这事办了。这事不能后悔的。要不然,你以后再找一个女人结婚,她不爱这个孩子的话,你也不能反水。男人,说出去的话一口唾沫一个钉,这事改不了。我出面,咱就当是为大海家养孩子。你也要有个心理准备,说好,他家以后不能认领这孩子。你以后要把这娃当成自己的孩子养,供他上学读书,给他买房子娶老婆。”
老头说着说着,就流下了泪水。
任谁生活走不到这一步也不会做出这种事的。这事,都让人难过。一样的生活,一样的打拼,自己儿子怎么就过成了这样?给别人养孩子,换自己百年以后有个保障。
老头子自己没有为儿子做好这个准备,眼睁睁地可以预见以后自己儿子要为领养的孩子准备这些,他是什么心理?
前路茫茫,总想有个保障。
儿子过了30岁了,还能不能娶到老婆?别的不说,他现在还有没有钱付元的彩礼?听说,头婚的已经到了元的彩礼。这怎么和印钱一样?
大概,可能,或许,娶不到了。
第一个正常方案做不到了,就要想第二套方案。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
好好的一个儿子,总不能看着他就这样和别人不一样离世?
唉,难办啊。
“爸,这事我应了。”
“唉,娃,这事如果办了,你可以想好。那我就托人过去说。”
在农村,商量事,兜里要装烟,或是提着礼品盒。
老头先是过来探探口风:“大海在家吗?我是你张叔,过来闲逛一下。”
这?张发财就知道,这老头肯定是以前那个事。上一个孩子没有给他领养,这次怎么又来了?这是河床里的蚂蝗,吸到人身上甩不掉了吗?
“老哥啊,进来,大海也快下班了,你来是?”看到提的礼品,双手接过,也不知这老头是什么事。
“老弟啊,咱们在边上说个话,我来意你知道。上次不是跟你说过了吗?结果你上一个孙子没成长。”
太平父亲拿眼看了看张大海,父亲张发财觉得他脸上表情不自然的几分自己也明白。
张发财道:“这个事我给我儿子说过了。你也知道,子大不由父。他说过了,这是最后一个养的,就带他老婆去做结扎手术,以后好好的过日子。”
“呀,你看你家小孙子已经5个了,孩子了活蹦乱跳的。哪像我小儿子一个都没有?可怜可怜老哥。就给我们家养呀,我会给营养费的。你也知道,小娟是这种情况,你看多少营养费合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