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英问道:“大姐,你看这孩子是不是有点太爱哭了?这回来了不到7天,天天在哭。”
“是啊,我也觉得这小孩不太爱吃东西,就是爱哭,那奶粉不吃,人奶也吃的少一点。”
“我这个奶粉是按照医生推荐的那个牌子给买的呀,难道医院里她都是饿着的吗?我就奇怪了,奶粉她吃一点,人奶也吃一点,这孩子不忌口是哪里出现问题了?”
大姐将小孩的嘴掰开,这时就看到小孩的嘴里面烂了,而且小孩哭声仿佛喉咙里卡着痰一样。
“你看看小孩的嘴唇,再听听小孩的哭声,还是抱到县医院看一下。”
李秀英和小焦听姐姐这么说,自己也仔细观察了,孩子确实不是很健康。都说孩子养到三岁以后就好养活了,还是抱到医院去看一下吧,不要省钱。要不然,将小病积成大病了确实不好。
农村人一般都很喜欢像鸵鸟一样,什么事都拖着。拖不过去了,把小病养成大病了,自己就就心满意足了。这种事小焦是经历过的。自己兄弟姐妹几人能活着算是命大,而那些半路夭折的都是被疾病和饥饿给夺去生命的。
每当说起这事,自己的老母亲都说现在的日子多好,生一个成一个;不像过去,生的多,受的罪多,能长下来的孩子少。
过去那日子,人可把苦受完了。
小焦和老婆李秀英给孩子在县医院挂上专家号,住院三天以后,小焦心急的问医生:“大夫,我家女儿这个病多少天能好?”
“实话告诉你吧,咱们县医院这个条件有限,也没有更好的专家,建议你还是转到市里面吧,不要耽误孩子病情。目前,我们只能稍微控制病情,要治好的话那是相当费力的。你转到市里面的儿童医院,这样能赶在春节前就可能出院。”
“这,咱这儿真治不了这病吗?”
“实话实说,有些难。就和你让一个差生做优等生才能做出来的题一样。我们给你开转院手续,你过去也是用的合疗,一样的。”
小焦想想,行,自己亲生的,不能耽误病情,早去早回吧。
“好,大夫,那就给我们开转院手续吧,我们今天就下去。”
家里暂时交给大姐和大嫂,给她们留够了生活费,自己开着车,和老婆李秀英及小女儿往市里面儿童医院走去。
现在的这医院,怎么就和专卖店一样,分的这么清?像过去那老中医,什么病都能治。就和村里的杂货铺一样,什么东西都有。不像来到县城一样,买什么东西还要去什么地方。为了省钱,都是步行,光走路都把人能累死。
但愿这市里面的医院有救。
虽说现在的医疗技术好,但也架不住有些孩子夭折。
菩萨保佑,千万不能出那样的事。
要多少钱,自己都出。
看在我第一个孩子的份上,就可怜可怜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