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面汤消化那个食物,是一个比较好的法子。
“太热了,漂亮老公,我喝不下。”
“快喝,我要舀着面汤喂猪了。”后院的小房间,捉的猪苗正准备吃第三餐。
家里养了猪,过年就能吃新鲜的猪肉了。
“漂亮老公,咱爸做的面条真好吃。我明天还想吃。”
“好了,再好的饭菜吃一次就可以,过几天再吃。”
张大海知道,父亲在家忙着种苹果树,最近还买了两个猪苗,生活很忙碌。就连岳父都给帮忙。做饭,还是自己做吧。
父亲是个心性急的人,偶尔做饭菜还可以,要是让他天天做饭,那是没有那个耐心的。
不过,父亲被请去村上的红白喜事做菜,本着露一手的原则,还是很喜欢的。当然,最重要的是那个给钱。
现在,村上只有白事在家里,平时孩子满月和结婚,都在镇上或是县城的食堂了,少有在家里的。
其实张大海一直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每个村里没有一个小食堂或者小饭店。这样一来,如果村里有个食堂饭店,规模和镇上一样大的话,那是不是人懒得做饭或者不想做饭就可以去饭店吃一顿?
张大海有次将这个想法向父亲说出,父亲直接问了一句:“村上就这60户,人家现在剩下30户了,你觉得有几家能去买?”
啊,这样一说,张大海瞬间就像被针扎的气球一样。原来自己只考虑方便了,想法太理想化了,没有考虑市场。
怪不得自己在县城看到什么茶餐厅,音乐酒吧,读书吧,那些写作绘画培训班,往往今天开业,明天倒闭。最正经的莫过于健身房开了四五个,现在只剩两家苟延残喘。
是啊,人开店都是为了赚钱的。但是有些人开着开着,就只是为了体验一把别人叫他老板,叫他靓仔。自己就遵从内心理想的想法,就开成了一个不切合实际的店。就像天空中的白云一样,飘飘洒洒就飞了。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开店就只赚了一声老板,没有赚到钱。
据说某学校门口,有一家店是炒饼店,自己做炒饼。请了两个服务员,天天坐着陪自己聊天。没有客人,一个织毛衣,一个做鞋垫。天天过来上班。就和串门坐在家门口一样爽。
刚开始时,那服务员问老板,我给咱今天做饭吃吧。
不做了,到隔壁买吧。后来,实在撑不住了,将每天卖的材料做着吃。
就这,还开了半年,亏的一屁股债。
“你为啥不早点倒闭?”有人这样问那老板。
“我就是为了请个人陪我坐着聊天。”
“想聊天,回村坐在家门口,净是人陪你。你就是愣怂,花自己钱养别人老婆。你还没有结婚,脑袋坏了吗?干这事?有这事,耍个女娃多好,为啥要养别人的媳妇?女娃还有可能和你结婚。”
好吧,那小伙子听说,只是在炒饼店当了几年厨子,光学会了炒饼,就想凭着这一手回家当老板,赚大钱。他那一份炒饼25元。人家学校门口的炒面才10元一碗。哪个学生有钱去他的炒饼店消费?
想到这个年青人,张大海就笑的憋出内伤。
还是自己有手艺好啊。不过,自己父亲完全可以开一家店。至少,在陕西境内,会址面,一个月工资不低于3500元。
可惜,父亲的手艺自己没有学全。
想想,现在自己有份公务员的工作,就不想那些了。对于村上和不想做饭的现状,有没有一种更好的办法了,可以结合一下。
结果那次父亲给怼了一下,说了一句:“有钱,老了去敬老院,有人给你洗澡,有人给你做饭,有人还跟你聊天。每天净想什么呢?买一箱泡面,不想做饭,烧壶水泡个面就可以了,还进饭店,少爷作派。”
不聊了,不聊了,再聊着天就聊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