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一天临近,村口大槐树下,这伙女人已经用线缝好了香包。自给自足的生活就是这样,什么东西都是自己做。小到香包,大到每天吃的馒头和面条,都是人用力气换。
在大伙的心里,拿钱买?那不可能,天天用钱买,那得多少钱?
是啊,她们都是一伙没有工作的人,哪能天天共钱?
不光是她们,就是他们的男人,也是没有正式工作的。都是打零工,种地为生。钱比他们的命还重。
香包都是给自家孩子缝的。一般情况下,放好,等端午节当天,撒点香料带出来。香包里面的香草没有这么多的香味。端午节当天,花色五色花线以及香包在香草里面滚一滚,给孩子脖子上,脚上,肚子上都拴起来,将香包挂在纽扣上。
要的就是这个仪式感。
大伙都对自己的孩子这样,要是有人没有给自己的孩子这样,那就说明不重视,让孩子受同学嘲笑,委屈,短精神。
端午节当天,村里的人都闲着。讲究逢年过节老牛老马歇一天。徐小娟带着别人送的香包,坐在村口大槐树下。
“小娟,谁送你的香包?很漂亮。”
“邻居家黑蛋他妈送的。”
“你还别说,我们这个花绳就是跟一般的不一样。你看一下人家小娟给自己编的这个花绳,那么好看,就像卖的那些花绳一样。”
大伙都让徐小娟把手拿出来让大家欣赏。
“小娟,别人端午节都包粽子,戴香包,你老公端午节给你拿的什么?”有邻居开始挑起话头。
“我漂亮老公单位发的粽子,一大袋子,是九个还是十二个,没数。回来煮一下就可以吃了,我们一家人今天早上吃的粽子。”
村里人日子虽然过得好,但是能包粽子的没有多少人,10户不超过3户。一来是嫌麻烦,二来是觉得没这个必要。毕竟村子里流行的是红枣加江米粽子,不像别的地方什么猪肉粽子,火腿粽子之类的比较流行。
听到小娟一家早上吃的是粽子,这会儿乡亲开始心中发酸,像吃了一个柠檬一样。
“小娟,把你老公发的粽子拿出来给我们尝一下,什么味道的?”
“粽子哪有什么味道的,但是不如我们包的那种大枣江米粽子好。他发的是那种红豆还有鸡蛋黄什么味道的。我就奇怪了,那些人怎么能把鸡蛋包进去的。还有几个是猪肉粽子,那些卖的人真是胡整。这都包的是什么。”
“啊,鸡蛋怎么可以包粽子,你能拿出来让大家尝一下吗?”
“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鸡蛋黄,不见那种鸡蛋白的。它是感觉吃起来也就一般般,卖的这东西嘛,都是那种不如我们自己包的。”
众人在一起聊天,想想别人是免费发的,人家是公务员了,不像自己家的男人还是农民,一时间心里再次发酸。
众人再没人理会徐小娟,觉得她吃的是国家发的粽子,是那种国家的蛀虫。
邻居张大审问:“徐姐,你家今年包粽子了没有?”
“没包,天天哄小孩,谁还有时间给包粽子?”
“那一会回去,我在我家给你拿了两个粽子,我家今年包的粽子多。”
“那可以啊,多不好意思,我家孩子给我们买的那种老婆饼,一会儿给你家拿几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