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海站在门口喊道:“曹爷爷,在吗?”
那曹老医生头不晕眼不花,从屋内出来,答道:“在,在,进来,进来,屋里坐。我刚在门口转个了,天快黑了,有点冷,就进来了。”
张大海回答:“曹爷爷,你这生活习惯好啊,不像我村里那些老人,大冷天还在门口吹风,来,抽烟。”
“你是给自己看还是?”
“不是,我有人让我来接你。就是我村里那个张太平的媳妇,说吐得严重了。本来,一般人的话,就拉下来让你看方便。可是,这个你可能知道,我和办的一个事,他这个老婆是个精神病,太狂躁了,人拉不重。”
“那行,咱这就走,一会儿就下来了。我背药箱。”
现在,这曹老医生还出诊。手下既无学徒,也没有人接班。就连他的两个孩子,也是学的系统的医学,在县医院上班,不会回农村来的。用他们的话说,农村挣不下钱。就和给人帮忙一样。要不是你用中药,都有赔本的可能。
张大海停了车,将曹老医生引进张太平家。张太平的父母出来迎接。
没办法,儿子去上班了,他们两个老人代劳。
曹老医生号了一下称,问了句:“饭量咋样?”
最后,曹老医生说:“没什么大的问题。你两个老人连这都不知道,怀了,有喜了,要当爷爷和奶奶了。要不要开几副中药?这吃一下就不吐了。”
张太平的父亲和母亲脸上露出了笑容,问道:“这儿媳妇是这样,生下来的孩子有影响吗?”
“这个嘛,我也不敢给你打保票。个人就看个人的运气了。这个病,我也治不好,你们要是安心看的话,从寻个老中医。”
老人给开了药钱,张大海负责将曹老医生送下去。
路上,张大海问:“这生出来的孩子应该是好的吧?我看我老婆生出来的两个孩子,智商都像正常。”
“慢慢观察,这个说不准。”
行吧,这话说的,人心一下子就提起来了。
老中医的话一般都是准的。
特别是针对村里的老人,说你哪天到哪天死,就是哪天到哪天死。
张大海将曹老头送回家,帮张太平拿了药,路上就有点心不舒畅。自己还是太大意了,要是让张太平家来一个人,自己拿药就好了。虽说自己没有添加或是减少什么,要是这精神病吃出不好来,自己也有嫌疑。
不过,这保胎的药,一般不会有什么事的。
第二天早上,张大海准备上班时,张太平过来了,手里提着一袋水果:“大海啊,好兄弟,感谢你,昨个帮忙了。这水果不值几个钱,拿回家给弟妹吃。”
“行,那我收下了,邻居嘛,互相帮点忙是应该的。”
看着这袋桔子,就也是10元左右。现在,县城10元5斤的桔子多的是。虽说成色一般,但胜在多。最先挑选的人好。从10元3斤开始卖,卖到一半时,就10元4斤,下来10元5斤,再后来,10元6斤。
水果,这放的时间长了,水份失了不说,连味道都变了。
“我媳妇怀孕了,感谢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