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张太平的老婆李凤英病情加重,村中的人都被叮嘱,要远离她。由于张太平没有回来,家人一直在静静的等待。
这边张大海的老婆徐小娟被家人严厉的警告,不能再出去和那个疯女人说话,不然小心你挨揍。她现在是犯病期。你要是敢出去的话,就知道后果了,不要以为这是和你开玩笑。
徐小娟在心里嘀咕:不就是一个精神病吗?谁又不是?我也是精神病,我怕她不成。
村子里的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在村子里的没有几个人了。整个村不到收获时间,就和空心村一样。
这些上班的回家来就是睡觉休息。上夜班的白天也睡;上白班的晚上回来睡觉。感觉他们把家当成了宾馆,所以在外面看不到人。上学的家里有一个学生,现在村里的小学都被撤了,搬到镇上去了。小孩想要读书上学,要么在县城买房,在县上学。如果没有买房的话,就只能在镇上租个房子,家人陪着上去。
据说,这样是为了给房地产接盘。
让那些有钱的人好卖县城的老房子,拿了钱去省城或是一线城市上学安家工作。
上学,以前前20年的话,是中学生骑自行车背个馒头在镇上住。现在直接租一间房子,一个人给孩子专门做饭。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些上学的孩子很金贵,这一个家里如果有一个学生,这一个女人就得上去在镇上给孩子做饭。这样以来,村子里的人更少了。
人一少,这又不顺路,没有公交车,这样的村子越来越衰败了。只有在每年夏天收小麦和秋天收玉米种小麦的时候,村子里的人才有几个人回家,叫拖拉机播种一下。
徐小娟在家里是待不住的。
感觉这好好的一个家,怎么待着无聊啊,没人说话。看电视吧,自己不喜欢看电视;玩手机吧,天天看手机,那小小的字看得眼睛痛。就是看视频超过两个小时或三个小时,看着手机屏幕眼花缭乱。
现在,在村子里别说精神病了,就是普通人在家里缩着,一天不出门都觉得憋的慌,闷得慌。
所以吃完饭,在家门口和路过的人聊天。有时候一堆人坐一起聊聊天,说说话。本身这农村没有楼房,都是平房或者人字木根形的砖头房。坐在家里除了睡觉看电视玩手机,也没有别的事。出了院子大门就是大路。有些人端着饭碗出去串门,这都是很传统的。
特别是小孩吃饭的时候,下午吃饭的时候找不到人,大人挨家挨户找。手中的棍子在后面扬着,前面“嗷嗷——”跑着小孩。
这徐小娟在家也呆不住,自己祈祷自己漂亮老公快点回来。
正在家中看电视,听大门拍的啪啪响,徐小娟打开大门,看到李凤英站在门口。
李凤英劈头盖脸的发问:“为什么不过来找我玩?你不过来以为我找不到你家了?”
真是闭门家中坐,精神病从门外来。
娘的!
徐小娟怯生生的让她进来,两个人看着电视吃着苹果。本身张大海村子就是产苹果的,张大海家的这果园,除过卖钱剩下的苹果够自己吃外饱。
吃了几个苹果,也没有别人,就坐在沙发看环境。看看人家这家,就是比自己家好一点。因为他们结婚都是在县城的,家里一点家具都没有。就是睡那炕又不能翻身,重了怕把炕砸下去。
这张大海家的家具,是他结第一婚的家具。因为长期用塑料纸盖着,所以保养的很好,看起来和新的一样。
那边,张太平4点公交车交接班,下班后回到家没看到自己老婆,问父亲:“我老婆呢?”
张太平的父亲生气,这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你进门就没问我们在家过得好不好,被你那精神病媳妇折得怎么样,就直接问你那老婆。
张太平的父亲直接回道:“死不了,出去玩了。你刚进家门,也不看我们老人活着还是死了,第一句就问你那媳妇。真的是娶了媳妇忘了娘。”
张太平一时也没办法。这父亲将自己说得好像家乡的传说一样。家乡有儿歌:麻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小时候儿歌都这么唱的。可是你这好好的一个大活人也不能这样啊。
他听母亲在厨房说:“饭快做好了,叫她回来吃饭吧,应该在大海家。”
是啊,别人家都关着大门,也不让她去玩耍。
张太平过来,果然自己老婆和张大海的老婆徐小娟坐在一起聊天。打过招呼,问了好,喊自己老婆:“走,回家去吃饭。”
“要回你回去,吃什么饭?家里你不在,那饭能吃吗?我要在这吃饭,我要在我好朋友家吃饭。”
“那你不回去了,你晚上住哪?”
“晚上就和我好朋友一起睡。”
“她老公住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