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宁书院。
三日的假期结束后,每个人回来都是浑浑噩噩,一副不想学习的模样。
而周和煦在这其中,完全是一个异类。
在等待早课期间,周和煦提笔默写,又默背了课文。
赵经略一副没睡醒的样子,边走边打哈欠地进来,一眼就看到周和煦挺直的腰板,和周围的人完全格格不入。
“子安。”赵经略快步过去,在他的课桌前坐下来,再去看桌面上的课文,脸色顿时就变了。
他眨了眨眼,略微不安地问道,“子安,这是作业吗?”
“不是,我随手默写的。”周和煦回答。
赵经略紧绷的双肩顿时就松懈下来,也就松了一口气,“你可吓死我了。”
“我还以为我忘记了。”
“不过,这是今日夫子会抽背的课文。”周和煦不紧不慢地补充道。
赵经略:“……”
这大起大落的心情是怎么回事?
赵经略双手捂脸哀嚎,“完了,我玩得太开心了,只做了书写的课业,背诵的根本就没有做。”
说完之后,赵经略双手合十,念念:“今天抽背可千万不要抽到我啊。”
“越是想,就越是你。”严桓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折扇一开一合,再去看周和煦,“子安,我突然发现,你没有带折扇的习惯啊。”
“我不热。”周和煦等墨迹干了之后,将纸张收起来,再铺上干净的宣纸。
毛笔也放好了。
周和煦闭上眼,缓缓地吐出浊气。
“诶,你们看到了没?”赵经略见好友都到齐了,终于可以说他知道的八卦了,“书院的食堂重新修葺了。”
“现在我们不用在课室等了,可以直接去食堂吃饭了。”
这样一来,赵经略就不用每到吃饭的时候就担心会弄脏课业,又要被夫子骂。
赵经略兴致勃勃,可说完后发现两位好友都没有什么兴致,诶了一声,“你们都看见了?”
“我回来比较早,在书院转了一圈。”严桓也不可避免有不想学的想法,所以每逢放假回来都会绕着书院走一圈,心态就逐渐平和下来,接受现实了。
周和煦嗯了一声,“书院修葺食堂的事儿,婉娘跟我说过了。”
“……”感觉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赵经略努了努嘴,接着就不甘心地说,“那你们肯定不知道一件事。”
“安王府的世子到我们清丰县了。”赵经略很得意,“而且来了有一段时间了。”
“这个我也知道了。”周和煦淡淡地回答,“前不久,他到四季堂了。”
“……”赵经略歇火了,“子安,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吗?”
“你告诉我。”
周和煦认真思考了一下,“暂时没有。”
“……”赵经略摆摆手,“算了。”
“安王府世子来清丰县做什么?”严桓的眉心紧起来,“总不会是为了游玩的。”
突然被问到的赵经略愣了一下,“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啊。”
“我也是听赵鸣说的。”赵鸣也就是县令大人赵永光的嫡长子,是赵经略的表哥。